聊诚评|小暑:时光淬炼的盛夏诗行

2025-07-03 08:29:0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蝉鸣初起时,小暑悄然而至。这是盛夏寄来的第一封烫金请柬,字里行间都浸着阳光的温度。老黄历上“暑气至此尚未极也”的批注,道出了这个节气特有的分寸感——热浪初涌而未至巅峰,如同人生中年,炽烈中犹存克制。小暑时节,天地间的阳气已达鼎盛,却仍在积蓄力量,为即将到来的大暑做着最后的准备。这种蓄势待发的状态,恰似一位智者,在人生的高峰处依然保持着谦逊与克制。

  晨起推窗,热风裹挟着稻花香扑面而来,这是大地最慷慨的馈赠。田间早稻已垂首,在热浪中酝酿着金黄的秘密,每一粒稻谷都在默默计算着成熟的日子。农谚说“小暑吃新”,新麦的清香混着井水湃过的西瓜甜,构成了这个时节最质朴的滋味记忆。老人们常说,小暑时节的新麦面最有嚼劲,新酿的米酒最是醇厚,这些都是时光赋予的独特风味。荷塘里,初绽的芙蕖顶着烈日舒展花瓣,那抹嫣红在粼粼波光中摇曳,恰似王维笔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意境重现。暑气蒸腾中,万物都在进行着最热烈的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生命的能量。

  午后雷阵雨总是不期而至,这是小暑最动人的变奏。乌云压境时,蜻蜓贴着水面低飞,蚂蚁排着长队搬家,这些细微的自然密码,是先民们用千年观察破译的生存智慧。骤雨初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苏醒的气息,芭蕉叶上滚动的水珠将阳光折射成七彩光谱。这种转瞬即逝的清凉,让人想起《齐民要术》里“小暑雨如银”的古老比喻,原来千年光阴并未改变天地运行的韵律。雨后的傍晚,晚霞格外绚烂,将整个天空染成金红色,这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

  入夜后,暑气沉淀成星河下的絮语。竹席上的蒲扇摇出细碎风声,墙角蟋蟀的鸣叫与远处蛙鼓形成奇妙的和弦。仰望星空,银河正流过天顶,织女星与牵牛星在东南方遥遥相望。这些亘古不变的星象,见证着二十四节气轮回中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老人们常说,小暑时节的星空最是明亮,因为暑气蒸腾,将空气中的尘埃都带走了。小暑三候“温风至”“蟋蟀居宇”“鹰始鸷”,每个物候变化都是自然写就的绝句,诉说着生命与季节的对话。

  这个承前启后的节气,蕴含着东方哲学的中庸之道。它不像大暑那般酷烈,也不似芒种那般匆忙,恰似水墨画中的留白,给盛夏预留了呼吸的余地。当我们静心聆听蝉鸣里的平仄,观察荷叶上的露痕,便能触摸到时光淬炼出的生命质感——那是在炎热中保持从容的生活艺术,更是中华文明与自然对话的千年智慧。(文/李月晖)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