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前,建设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要摆脱对传统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转向依靠科技创新、人才驱动和绿色发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这不仅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还能有效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筑牢根基。
科技创新为引领。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产业发展模式。我们应加大对科研的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我国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突破,不仅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变革,还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融合为路径。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显著特征,当今时代,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不同产业间的融合渗透成为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了个性化定制、供应链管理等新模式;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打造出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等新业态。这种产业融合打破了传统产业的孤立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我们要积极推动各产业间的跨界融合,培育更多新兴业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人才培养是支撑。人才是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各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既要有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才,也要有精通产业运营的管理人才,以及具备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我们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同,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产业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待遇保障,让人才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产业发展中成为充分涌流。(文/王保文)
- 聊诚评|山东:打出政策“组合拳”激发消费“新活力”2025-02-14
- 聊诚评|向上向前实干奋进,聊城经济可期待2025-01-06
- 聊诚评|“数”瞰山东经济,未来更可期待2024-11-08
- 聊诚评|春天里的山东,昂扬绽放2024-04-28
- 聊诚评|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2024-04-18
- 聊诚评|强信心增底气,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2024-01-09
- 聊诚评|夜间经济夜未眠 发展城市新动能2023-08-31
- 聊诚评|以发展为媒 共赴“美丽中国”之约2023-08-31
- 聊诚评|顺应时代潮流 推动“网红经济”规范化2023-08-24
- 聊诚评|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与文化支撑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