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以技能之光点亮成才之路

2025-05-23 21:56:4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职业教育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必选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唯有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机制、重塑人才评价标准,方能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固本培元,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新格局。现代职教体系如同参天大树的根系,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方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以来,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教育”,而是构建起从中职到高职再到职业本科的完整通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学分银行”制度,实现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互通互认;浙江推进“中本贯通”试点,让职校生同样能叩开名校大门。这背后是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职业教育不是低人一等的“次等教育”,而是与普通教育并行的“类型教育”。

  活血通络,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青岛海尔集团与职业院校共建“智能制造学院”,将生产线搬进课堂;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企业出题、院校解题”机制,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8000余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2.3万个。这种深度融合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荒”与毕业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更让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实现同频共振。

  破旧立新,重塑技能人才评价坐标系。破除“唯学历”痼疾需要制度创新的勇气。上海率先建立“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让技术工人也能凭本事拿到百万年薪;广东推行“新八级工”制度,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实现职称互认。这些改革直指社会观念的核心痛点:当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站上领奖台,当大国工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当“技能改变人生”的故事不断涌现,“蓝领”“白领”的界限正在新时代的熔炉中消融。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职业教育正迎来最好的时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需要千万技能人才托举;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呼唤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这既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更是民族复兴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奋进力量。(文/王海超)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