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牡丹产业,绽富民繁花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庭前芍药妖无格,唯有牡丹真国色 。”暮春时节,牡丹盛放,菏泽等地的牡丹产业迎来高光时刻。菏泽作为“中国牡丹之都”,拥有深厚的牡丹文化底蕴和庞大的牡丹种植规模,从“一朵花”到“一个产业”,菏泽牡丹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写下生动注脚。
文化赋能,是牡丹产业发展的根基。菏泽牡丹种植历史源远流长,从最初的庭院观赏到如今的产业集群,牡丹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在今年举办的全国牡丹赛花会上,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125家单位参展,718件牡丹艺术精品同台竞技,《菏泽牡丹谱》正式发布,电视剧《国色芳华》同步播出,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牡丹文化内涵,更提升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牡丹文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软实力。通过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牡丹不再仅仅是一朵花,而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的产业载体,让游客在欣赏牡丹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产业融合,是牡丹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菏泽已建成集品种培育、精深加工、文旅融合的牡丹全产业链。在品种培育方面,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出众多新品种,提升了牡丹的市场竞争力;在精深加工领域,牡丹催花和芍药鲜切花销售额分别占全国市场的60%、65%以上,牡丹籽油、牡丹化妆品等深加工产品层出不穷,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文旅融合方面,策划了30条以“牡丹、水浒、红色、黄河、祖源、农耕”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推出门票打折、房价优惠等政策,吸引大量游客。同时,老城曹州、佳和城等商圈的发展,也为牡丹经济增添新活力,实现了牡丹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
交通助力,是牡丹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方便游客赏花,国铁济南局联合菏泽市开行了“牡丹号”赏花专线,覆盖全省8个市,为期32天。交通的便利不仅改善了游客的出行条件,增加了游客数量,还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了牡丹经济的发展通道,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走进菏泽,感受牡丹的魅力,为牡丹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花开盛世”,菏泽牡丹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地方特色产业崛起的生动缩影。在文化赋能、产业融合、交通助力的共同作用下,牡丹产业不仅成为富民强市的“金色引擎”,也为其他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宝贵经验。期待未来,牡丹产业能够持续创新发展,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作出更大贡献。(文/王旭)
- 聊诚评|山东规范涉企检查清单,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之举2025-04-11
- 聊诚评|山东:借牡丹之力,奏响黄河文化新乐章2025-04-11
- 聊诚评|春虽已暮情未了 “好客山东”暖心扉2023-04-27
- 聊诚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五洲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