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后真相”的“迷与思”

2017-03-24 10:56: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马克·吐温当年愤世嫉俗地说“真相还没穿上靴子,谎言已跑遍半个世界”,而在智能手机和网络普及的时代,有时真相还没伸脚穿袜子,谎言已跑遍整个地球。

  我们当前所处的信息爆炸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碎片化、原子化的特征。互联网高速公路也不时让谎言高速传播,并呈现出真相的样子。另一方面,随着传统主流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话语权的“旁落”,人们对于同一新闻事件,通过多重渠道展现出的几张面孔,显得无所适从、莫衷一是,这就是所谓新闻的“后真相”时代。

  信息爆炸也带来了谣言的爆炸,然而,人类的大脑一定程度上仍保留着传统的处理信息方式,因此部分受众更容易被耸人听闻的“标题党”所吸引。因此,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在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不断提高“媒商”,不犯懒、不盲从,勤思考、勤核实、勤较真,无疑是甄别虚假信息,提高有效获取高价值信息能力的不二法宝。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或许深陷“后真相”迷雾,而无从求解。作为肩负重任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却不能“只缘身在此山中”,必须想办法找到冲出迷雾见青天的路径,负起应有的责任。

  第40期“议事厅”,新华每日电讯邀请新华社记者、传播学学者分析“后真相”的迷与思,并试图探求应对之策。

  “点击转发”时代,如何对抗谣言

  去年的一场美国大选,一路走来,与谣言、阴谋论、假新闻相伴,也让人们围绕数字媒体时代的谣言与真相,展开了热烈讨论。

  其实,这一切并不是从未有过的新现象。

  新闻的历史有多长,假新闻的历史就有多长。早期的报纸,并没有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客观真实”等原则,他们发布的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从未间断。

  政客撒谎更不是新鲜事。太远的就不说了,尼克松在“水门事件”期间曾信誓旦旦地说“我不是骗子”,最终却因为撒谎而下台;比尔·克林顿否认与莱温斯基的关系,同样是赤裸裸的谎言。

  但是,我们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所见到的谎言横行,确实有新鲜的元素。比如,造谣门槛低了,无须办一份报纸也能制造假新闻;再比如,传播谣言也变得更容易,不过是动动手指点击“转发”就可以。

  谣言丛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曾经乐观地认为,信息爆炸意味着人类可以获取的知识变得无穷无尽,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然而,事实却有些残酷——信息爆炸带来的后果,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变得博学、智慧,而可能是谣言爆炸、垃圾信息爆炸。

  这是为什么?答案的关键,在人类的大脑。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人类社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类的大脑至今仍然保留着适用于远古时代生存的特质。比如,对危险特别警惕,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这种在原始社会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并不全然适用,而且会被精明的谣言传播者利用,制造出各种诸如“震惊”“不看这条会后悔”的恐吓型标题。

  同样,我们的大脑能处理的信息量,依然是信息革命之前的水平。虽然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突飞猛进,但人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速度,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如今信息的确变多了,但人类的大脑处理不过来。

  信息处理不过来,怎么办?人类的大脑会用一些花招来应付,比如重点选择一些信息,忽略其他信息。举个例子,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已经存在于记忆里的东西(但是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容易忽略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反常、奇怪、有趣、有视觉冲击力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会轻易被标题党吸引);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发生了变化的东西(更容易看到相对变化值,而不是绝对值);我们更容易注意到那些和自己的既有观点相符的细节(也就更容易忽略不一样的看法);我们更容易注意到他人的问题,而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

  所有这些,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偏见”。适度的选择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上存活,免于被过多信息压垮,而当信息爆炸增长,大脑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时,人类也就更容易产生偏见,更容易被谣言误导,在扑面而来的假新闻面前手足无措。

  信息过载的年代,由于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一些人掌握的信息总量非但并没有增长,获取垃圾信息、虚假信息占的比例反而增长了。信息革命带来的这种“副产品”,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指望人类的大脑在一夜之间进化到适宜于信息时代,显然不可能。在这个时代,要想从根本上扼制谣言和假新闻的传播,只能依靠我们每个人主动对抗大脑在信息压力之下爆发出来的偏见。

  对抗的方法大致有两个:一是更多地掌握使用外部工具的方法,让越来越智能的机器来帮助我们处理信息,抵抗信息爆炸的压力;二是在社会上进行信息素养的普及教育,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可能存在的偏见,都学会不受偏见影响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输出信息的方法。(作者方可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博士候选人)

  提高“媒商”,拒做假新闻“二传手”

  “刷屏时代”,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在微信群里,经常流传着各种真假莫辨的信息。有点可笑,也有点可悲的是,虚假信息总是能“骗到”一部分人。

  我们必须承认,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出现,让炮制假新闻的门槛大大降低;同时,借助分享、转发和群发,假新闻的传播效率也大大提升。

  在人类历史上,虽然从来不缺乏似是而非的阴谋论和各种谣言,但“假新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如此广泛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是新闻业高度发达的一些国家,社交媒体也是各种假新闻满天飞,让很多人担忧不已。

  假新闻的诞生,有各种原因,但归根结底,都跟人性的弱点有关。有人炮制假新闻,只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刷一下存在感;有的人则是为打造所谓的自媒体“爆款文章”,吸引眼球,进而通过广告实现商业变现;还有的人则是别有用心,企图趁乱浑水摸鱼。如果不加甄别,以讹传讹,就会成为假新闻的“二传手”。

  当然,也有一些不太靠谱的媒体,通过移花接木、东拼西凑,炮制大量误导性假新闻。   

  在这样一个假新闻满天飞的年代,人们如何做才能免受其害?答案是提高我们的“媒商”(Media IQ)。这个词指的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一个人甄别虚假信息、有效获取高价值信息的能力。如何提高我们的“媒商”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怀疑精神。在今天的媒体环境下,某些越是看起来耸人听闻、让你热血沸腾的“新闻”,越有可能是别有用心的人故意炮制出来的假新闻。

  以前我们常说白纸黑字假不了,但现在这个年代,在网络上炮制一条假新闻,实在太简单。如果缺乏怀疑精神,对各种新闻信息照单全收,我们最后只会沦落为一个不断被假新闻诱骗的笑料。

  第二,提高“媒商”还需要“三看”。在信息爆炸年代,我们迫切需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看到一条轰动性的新闻,首先不要去转发,而是先“三看”:

  一看信源。就是看新闻的源头是哪里,判断一下信源的可信度是高还是低。相对来说,新华社、人民日报这样的主流媒体,远比一些小道消息可信度高;而一个从前令人闻所未闻的媒体,如果突然爆出了什么惊天内幕,不靠谱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长。

  二看其他媒体有没有跟进报道。通常来说,真正的大新闻,一旦爆出,主流媒体都会纷纷跟进。如果没有其他媒体跟进,孤立信源的大新闻,就很可能是假新闻。

  三看相关新闻是否已被辟谣。现在很多假新闻都是沉渣泛起,其实早就有靠谱的媒体辟过谣。看到轰动性的新闻,建议先用关键词去搜索一下,如果已经被辟谣过,就不要再去当可笑的“二传手”了。

  很多时候,那些充当假新闻“二传手”的人,不是太笨,而是太懒。懒得思考,懒得判断,懒得核实,懒得较真。在自媒体时代,只要不犯懒,多一个心眼,很多假新闻还是比较容易甄别的。

  识别假新闻,或不被那些灰色地带的误导性信息所惑,归根到底还是要建立自己的常识以及分析和思考的体系。而且,养成怀疑、验证的信息接收习惯,也非常重要。

  今天甄别信息甚至比获取信息变得更加重要。一个不懂得有效获取高价值信息、甄别信息的人,最后可能会淹没在大量虚假、误导性信息当中不能自拔。

  提高“媒商”,请从今天做起。(明金维)

  冲破“迷雾”有良方

  “‘后真相’展现了这个新时代的一个核心问题: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很次要了。新闻信息的碎片化创造了一个原子型的世界,谎话、流言、绯闻在其中高速传播。谎言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并呈现出真相的样子,相较于主流媒体的信息,网民们更愿意相信彼此。”这段话由《全媒派》编译自《经济学人》发布的一篇文章《Art of the lie》,讲述“后真相社会”,引发社交时代共鸣。

  我们是否身处于“后真相”之中呢?曾几何时,人们身边的新闻事件多以单线程发展的状态呈现,就像程序执行时,所走的程序路径按照连续顺序排下来,前面的必须处理好,后面的才会执行。彼时围观的群众也像一心一意、用情专一的痴情少年,耐心等待着事件新的进展,直到水落石出、尘埃落定。可伴随着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式发展,人们的表达欲被手指轻点就能实现的快捷全面激发。

  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或许深陷“后真相”迷雾,而无从求解。但作为时代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的新闻舆论工作,以及肩负重任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却不能“只缘身在此山中”,必须想办法找到冲出迷雾见青天的路径。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源,更易激动和满溢的民众情绪,新闻舆论工作者如何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却能鞋不湿”呢?走转该求真较真,时刻不忘新闻媒体身为党和人民喉舌的职责,才是不二良方。

  冲破“后真相”迷雾,看起来不易,实践起来更是有赖于新闻舆论工作者的高度自律。一方面,当媒体发展格局进入自媒体蓬勃旺盛的时代,一些媒体从业者在众声喧哗中对“热点”不辨真假,不少公号都在事件一冒头的时候就赶紧“攒文”发声,甚至制造出大量对受众无益、甚至是混淆视听的垃圾新闻出来。多一分审慎,多一分对新闻职业的尊重,多一分对“铁肩担道义”的执着,才可能避免趟入“后真相”的浑水,才能给受众带去更多有价值、有内容的新闻产品。

  另一方面,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掌握舆论主动权的责任感,积极有效推进媒体融合,以真理真相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冲破“后真相”迷雾。(本报评论员刘晶瑶)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