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抗日”题材电视剧要忠于历史
历史有原型并非“娱乐化”此次在《一个鬼子都不留》中,杀猪刀,甚至是石块、弹弓、飞针,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玩意,都被杀猪匠庄继宗和李占奎用来惩罚残暴的鬼子。(3月14日《南宁晚报》)
近几年抗战电视剧红噪一时,充斥着电视频道大部分时段。仅在2012年全国200多部上星频道黄金档电视剧中,抗战剧及谍战剧就已经超过70部。量产抗日剧的“横店抗日根据地”,2012年共接待剧组150个,其中48个剧组涉及抗战题材,平均每天300个“鬼子”被“打死”。用冷兵器的民兵对付用热兵器的日本兵丝毫不畏惧,三下五除二,“鬼子”便被肢解的四分五裂。
热播抗战剧《箭在弦上》的编剧九年竟只写过《宝莲灯》、《魔幻手机》等魔幻剧。这样的编剧会不会把严谨的抗战剧写成魔幻剧,相信看过这部作品的观众心中早有定论。同样 ,被网友疯狂吐槽的《抗日奇侠》中,一位英雄将一名日军不偏不倚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高耸的悬崖上只要英雄展开双臂,轻轻一跃就能“滑翔”到飞驰的卡车引擎盖上,拳头紧握,穿过挡风玻璃直取日本军官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如此滑稽、不负责任的场景在电视、网络上被一遍遍播放。
编剧、导演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和高度的责任感。时光飞逝,现在再回首80年前的侵华战争时,要有独立冷静的思考。“狭隘的民族主义”、“雪耻型民族主义”只会煽动坊间仇日情绪的高涨,这些不健康的情绪不利于中日两国的长远合作发展。单从钓鱼岛事件我国各大城市爆发的游行示威和抢砸烧日企的行径中,可以窥豹一斑地发现民间对于日本的态度已经严重畸形。现今中国人民集体记忆里有太多消散不去的创伤经验,犹如受伤的头年灰色记忆缠绕终身。著名时评家梁文道在《如何纪念抗战》一文中说过,我们总是被这样那样的梦魇折磨,折磨会有健康平和的心态呢?
电视作为最为大众所接受的信息学习平台,编剧、导演在制作电视剧的时候扮演就是公知和大众教师角色。他们塑造的历史人物,刻画的历史事件都会被观众当做真实的历史过往所接受、认知。如果编、导一味的满足观众仇日的心理和“打日本鬼子”快感,盲目追求高收视率,而不断丑化日本军人,没有根基的胡编乱造历史事件。民族之间的冲突会不断深化,人们离抗日战争的真相越行越远。我们在不断要求日本“认证对待历史”之外,我们媒体工作者,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了呢?
- 绝不容抗日“神剧”亵渎历史2017-07-07
- 说“抗日雷剧”诲淫诲盗不为过2015-05-22
- 禁播抗日神剧不必遮遮掩掩2013-05-20
- 抗日战争原来如此酷炫刺激香艳2013-04-18
- 抗战剧三宗罪是对历史的不敬2013-03-05
- 抗日电视剧能正经点吗?201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