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捕娱 > 正文

奥斯卡反思战争可以 大唱反调不行

2013-02-26 15:46:00 来源:深圳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方勤

  没有全民的欢呼,没有奥巴马慷慨的陈词,没有9·11事件的闪回,只有一位被反恐工作折磨了12年的美国中央情报局情报分析员玛雅。在她异常疲惫的脸庞上,无声地淌下了一行热泪,终止了一个纠缠美国人长达10年的噩梦——本·拉登。

  在影片《刺杀本·拉登》中,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对9·11事件以来一直持续的反恐战争提出了大大的问号:本·拉登被击毙就意味着胜利吗?除了能告慰在9·11事件中丧生的3000个灵魂,我们能说恐怖主义终结了吗?美国一直采用的反恐方式是不是以暴制暴?不同文化之间冲突演变的悲剧是否还会重演?

  这一次,为回答以上问题,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没有对自己的同胞手下留情。影片一开始,观众就倒抽冷气:暴力殴打、蒙面灌水(水刑)、连续96小时强迫禁止睡眠、把剥光了的囚犯套上狗绳并锁进箱子……各种泯灭人性的侮辱、伤害和折磨令人发指。这一系列严刑逼供的镜头,引来美国中央情报局代理局长迈克尔·莫雷尔的指责,他称影片夸大了“严刑逼供”的重要性,误导了公众对事实的理解。他解释,确定本·拉登的住处并非仅仅依靠审讯得来,多渠道的情报才是锁定猎捕目标的关键参照。实际上,片中的多数虐囚片段都出现在小布什当政期间,2009年奥巴马颁布了禁止刑讯逼供的政令,这种方式才逐渐式微,而在此之前,中情局一直对此残酷手段视若无睹。

  这一批评不仅仅来自官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员、奥斯卡评委大卫·克雷伦公开炮轰此片,称其中对于反恐的英雄形象有着过多的污蔑和丑化。克雷伦公开表示,自己不仅不会在奥斯卡投票中将票投给《刺杀本·拉登》,还将鼓动自己身边的评委集体抵制。

  如果说大卫·克雷伦的声音多多少少代表了美国电影学会近6000名有投票权的会员的评审标准——坚持“政治正确”,那么毕格罗失意奥斯卡也在情理之中。实际上,这也是奥斯卡多年来墨守的陈规:挖掘人性是可以的,反思战争也是好的,但是要揭政府的伤疤,和美式主旋律唱反调,对多数美国人民心中的“反恐英雄”发出质疑,是危险的,也是不被认可的。

  正如《时代》周刊认为的那样,“影片最打动人的部分在于其新闻式的纪实手法,它把一段长达十年的喧嚣与躁动清晰呈现,而且带有警示意义。”是揭开那个讳莫如深的真相,还是迎合“政治正确”的奥斯卡,毕格罗早就做出了选择。

  再回到影片结尾玛雅流泪的那个镜头,坐在黑暗中的观众无法回答玛雅心中的疑问:这是胜利吗?这是正义吗?这是结束吗?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