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捕娱 > 正文

“拷问”电影批评

2013-01-30 22:07:00 来源:观点中国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电影是时下最热门的大众艺术,也是最能引发社会话题的艺术之一,一荣俱荣,电影批评自然跟着“火”。报刊上、电视上、网络上,多媒体、多方位,现在电影批评的覆盖面之广,是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电影评论队伍虽不及上世纪80年代之众,然而也十分壮观,形成了以职业影评者为骨干,以业余影评者(为数甚众的网络大军)为后援,以学院影评者为先锋的格局。

  但细究影评现状,颇觉尴尬。创作界与影评各行其是,在创作者和制作者看来,影评不具指导性,只具服务性。这种单一的服务功能使得影评越来越广告化和装饰化,不是为新片做广告与推介,就是在小圈子内自娱自乐自说自话。

  电影批评的尴尬状态一方面受电影生态环境影响,另一方面是由电影批评自身痼疾造成。后者是主要方面,是我们反思电影批评病象的关键。

  电影批评的痼疾之一是主体失落,影评和影评人的品格失落。那种流行于市的红包影评、人情影评,使影评者很难坚持文化操守、坚守批评的主体品格,不从作品本身出发而从人情面子出发、从红包出发,电影批评很快就沦为电影表扬、电影推介。这已成为文化负能量。电影批评主体功能弃置,影评者主体身份丢失,自然使电影批评丧失了权威性,也使电影批评陷入尴尬境地。

  电影批评的痼疾之二是理性失落。评论的关键是科学,根基是理性。时下不少电影批评缺少学理性,要么酷评要么俗评。所谓酷评,就是浑身锋芒,影片不入眼就砍倒,谁说好就跟谁恶语相向;影片自己喜欢,则护驾到底,谁说一个不字,就跟谁骂到底。用情绪代替判断,用谩骂代替观点,追求发泄的快感,意气用事,丧失理性。所谓俗评,是把矫情当创新,把肤浅当深刻,把审丑当原生态,把自然主义当接地气,把平庸之作吹成是圆润之作……评论跑调走音,也是失语。

  批评的生命意义在于对实践的把握与引导。电影批评通过对电影创作的辨析、匡正、批评与发现,引导创作实践。批评者在创作面前过于谦卑,放弃了引导,其实等于放弃了批评本身。这是电影批评者在文化上的非自觉表现。要使电影批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批评,具有主体地位和文化价值的电影批评,需要强化电影批评对创作的引导力量,在坚守科学品格的前提下,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提炼规律。影评应该有大局视野,在中国电影发展大背景下把握具体作品的成败得失,用艺术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引导创作,而不是用个人好恶和一时时尚去判断作品。

  二是发现趋势。影评者应该目光敏锐,能够发现创作的正反两面趋势,引导良性倾向,壮大主流作品和创作主潮,批评诸种负面倾向对创作大局的干扰和侵蚀。

  三是指出误区。电影批评应该及时在场,对创作中的误区和创作主体的迷失有指正能力,以科学和理性的力量、以先进文化为方向,引导创作走上健康之路。

  四是促进自觉。自觉既是清醒状态又是把握能力,电影批评应该引导创作者站在先进文化立场上,认识生活,发现时代主潮,丰富表达手段,营造良好文化风气。

  强化电影批评的引导能力,需要健康的电影生态环境,需要电影生态链各个环节共同努力。要防止电影批评变成电影表扬,就得允许批评,允许说真话,说理性的话,说具有艺术规律性和真理性的话,敢于向人情影评说“不”,敢于向红包影评说“不”,敢于向不良作品说“不”,敢于向非理性的酷评说“不”,更敢于向非理性的网络水军说“不”,向网络暴力批评说“不”。坚持批评的文化操守,批评才能推进创作前行。批评和创作两翼健全,中国电影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