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民生答卷” 绘就幸福底色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彰显了党和政府枝叶关情的为民初心。民生答卷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在民生工作的考卷上,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成绩。
以赤诚为民的初心,执好信念之笔。信念是精神的灯塔,初心是前行的动力。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史。初心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照亮着为民服务的道路。党员干部要紧紧握住信念这支笔,以 “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执着,以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奉献,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百姓呼声,把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当作书写答卷的关键内容,将 “人民至上” 的理念镌刻在每一笔每一划之间,让初心答卷满溢着赤诚与深情。
以躬身实干的担当,蘸满行动之墨。民生工作千头万绪,桩桩件件都连着民心。它可以是老旧小区里狭窄楼道的一盏明灯,照亮居民晚归的路;也可以是社区里的一处养老驿站,为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这些看似琐碎的 “小事”,实则是关系群众幸福的 “大事”。党员干部要以 “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豪情,以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决心,蘸满行动的浓墨,主动深入到矛盾的漩涡中心,直面问题不回避,解决困难不退缩。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民心,把群众的 “急难愁盼” 当作工作的 “指南针”,用实干担当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民生画卷。
以清正廉洁的本色,铺平作风之纸。“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党员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些权力,面临的诱惑和考验也较多。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利益,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欲所纵。要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文/谢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