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何以中国 | 文化 “两创”:让千年文脉绽放时代光彩

2024-12-05 20:3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山东文化 “两创” 的征程中,潍坊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正以坚定的步伐推动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作为齐文化的腹地,潍坊犹如一座神秘的宝库,承载着古老而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里,齐文化的气息如同一缕缕袅袅炊烟,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古老的东夷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这里的文化脉络源远流长,东夷文化与华夏文化的碰撞融合,盐渔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相得益彰,齐文化与鲁文化的觥筹交错,都为潍坊文化 “两创”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底蕴。

  文化 “两创” 在潍坊的文艺创作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潍坊文化资源,创作出了一部部精品力作。

  临朐周姑戏《望家乡》、青州市艺术剧院的清音戏《翠花庆生》等,不仅展现了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这些作品在舞台上绽放光彩,让观众领略到潍坊文化的深厚内涵。同时,潍坊市积极组织实施 “一村一年一场戏” 免费送戏工程,让优秀的文艺作品走进基层,走进百姓的生活,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博物馆文创也成为潍坊文化 “两创” 的一大亮点。

  潍坊市积极 “试水” 博物馆文创衍生品开发,打造了众多富有创意、样式新颖的文创产品。青州博物馆以镇馆之宝赵秉忠状元卷为选材制作的 “小状元冰箱贴”,备受游客青睐。潍坊市博物馆与歌尔创客合作实施的风筝馆 xr 数字体验空间项目,更是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框架与界限,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观展体验。

  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旅游纪念品,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载体,让游客能够 “把文物带回家”,将潍坊的文化记忆带向远方。

  在研学旅游方面,潍坊全力打造 “行知潍坊” 研学品牌,成为拉动旅游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高密市聂家庄泥塑非遗工坊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研学,他们在这里了解泥塑的历史渊源,学习制作技艺,真正做到了动脑又动手。潍坊还策划推出了 “多彩非遗研学之旅”“生态农耕研学之旅”“红色革命研学之旅” 等研学课程和线路,构建起具有鲜明潍坊特色的研学旅游课程体系。

  通过研学旅游,潍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传播,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节会活动更是为潍坊文化 “两创” 搭建了广阔的展示舞台。

  从潍坊国际风筝会到陈介祺金石文化周,从 “河和之契” 非遗交流展示周到 “年画进万家・幸福中国年” 活动,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会,吸引了国内外的目光。

  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潍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文化 “两创” 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2024 年,潍坊市举办的众多音乐节、演唱会、舞台剧等营业性演出,更是集聚了城市人气,激发了消费潜力,让潍坊的 “夜经济” 升腾。

  在文化 “出海” 方面,潍坊积极推动潍坊特色手造文创产品走向世界。

  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向世界展示了潍坊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国际风筝节、举办文旅宣传推介会等活动,潍坊不断扩大文化 “朋友圈”,探索传统非遗国际化传播新路径。

  潍坊的文化 “两创” 工作,不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潍坊将继续深入推进文化 “两创”,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为山东文化 “两创” 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文/张洪玉)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