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在重阳节中感悟“家国情怀”

2023-10-24 16:48:1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秋风已起,重阳如期而至。自古以来,重阳节便有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等民俗活动。如今的重阳节已经从一个节日,上升成为一种文化,滋润道德土壤,涵养精神家园。广大青年干部在传承这些传统习俗的同时,要学君子之行、习敬老之德、悟笃行之力,自觉用和汗水浇灌希望,承担起时代重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感悟家国情怀。

  于己,学君子之行,传承“我花开尽百花杀”的傲骨正气。“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花芬独秀,今奉一束”。重阳赏菊、登高的习俗自古有之,颂菊颂的是不屈不挠、豪迈乐观、奋斗顽强、矢志不渝的清正气节。广大党员干部当学习菊花高贵的品质,不畏寒霜,掸尽“浮躁尘”、摒弃“贪欲害”,以一身的傲骨气节,主动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登高远眺,觉宇宙之浩瀚,自身之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前路任重而道远。广大党员干部要克服短板、勇于攀登,经“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热锅蚂蚁”,秉持踏实干事、勤勉不懈的态度,在扎实干事中练就本领,在敬业工作中一以贯之,不断进步,“九九”为功,练就过硬本领、创造瞩目成绩。

  于家,习敬老之德,传承“报得三春晖”的传统美德。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九”在古代有长久长寿之意思,寄托着对老人的祝福和敬重。”中国人向来讲求“百善孝为先”,各地开展戏曲展演活动、主题展览、道德讲堂等活动,满足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传递儿女的孝道,秉承千年传统美德。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国家来说亦是如此,特别是那些为祖国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党员干部,他们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新一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将这些好传统发扬下去,要多从他们身上学习他们对待事业的敬业精神,干事创业的担当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重阳节是弘扬孝文化的好时机,宣传尊老敬老美德,有风有化,宜室宜家,营造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传承代代好家风。

  于国,悟笃行之力,传承“我亦乘风破万里”的文化自信。重阳节对每个人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广大的党员干部来说,即使前进道路上长满荆棘,我们也要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历史是文化发展的水源,自信是文化繁荣的密码。我们的直言义行中,是孔孟礼仪的绵延;我们的举手投足里,是魏晋风骨的接续;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是华夏智慧的结晶。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忠诚凝铸文化自信之魂,以担当提升文化自信之气,以情怀涵养文化自信之志,以廉洁孕育文化自信之基。重阳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是中国道德文化的体现,是弘扬文化自信的关键节点。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重阳已经从一个传统节日,上升成一种纪念,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滋润人们的道德土壤,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重阳节是一次感恩的总结,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写照。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所有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当代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营造出“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的良好社会氛围。(文/李莹)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