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列表
  • “报复性熬夜”一族该如何走出困境

    “报复性熬夜”除了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也可能让“报复性熬夜”一族的内心变得更加失衡。

    北青报 | 2019-03-20 09:12
  • 海外研学不该带来“攀比性伤害”

    在鼓励和引导中小学生海外研学的同时,如何避免对学生产生“攀比性伤害”。

    北青报 | 2019-03-20 09:11
  • 孩子睡眠不足如何解决

    解决孩子睡眠不足问题,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口号落实口号。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解决之道应该是一抓到“顶”——“指挥棒”在上头,而不只是一抓到“底”。

    光明日报 | 2019-03-20 09:10
  • 银行“短信提醒费”还要收取到何时

    银行并非不通情达理。然而却苦了老年客户、文化程度不高的客户,由于他们不擅长使用APP,故对银行的短信提醒服务相当依赖,却不得不接受银行“薅羊毛”。

    北京青年报 | 2019-03-20 09:10
  • 保障餐桌安全,监管的“鼻子”要更灵敏

    痛定思痛,相关地方及企业更应该真正把这些问题当成自己木桶的短板,认真检讨自己,监管部门也要走出以往运动式、补救型、马后炮式、时松时紧式的监管模式。

    工人日报 | 2019-03-20 09:09
  • 守护好学生们“舌尖上的安全”

    公开透明是最好的“防腐剂”。全国校园食堂的“明厨亮灶”覆盖率已达50%,各地都有一系列的探索,家长通过各色后厨App查看后厨工作实时视频,对食品加工与制作形成一种约束和倒逼,对确保“盘中餐”的安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光明日报 | 2019-03-20 09:09
  • 遏制“维权变唯利”是一道法治考题

    扬长避短和分类处理,是对待职业打假人的基本原则。遏制职业打假人将维权变成牟利,也是一道法治考题。

    工人日报 | 2019-03-20 09:05
  • 拿什么拯救误入歧途的养生

    养生盛行,是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追求健康需求的体现。但有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养生要走在一条科学、合理、正确的路上,需要破除和远离各种不科学、不合理、不健康的理念和方式。否则,养生非但达不到想要追求的效果,反而会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带来威胁。

    工人日报 | 2019-03-20 09:05
  • 隔屏有耳,大数据时代的心理恐慌

    智能手机是好东西,大数据也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但是这一切不能建立在滥用、侵犯用户隐私的基础上。只有在用户知情的前提下,依据必要、合理、克制原则使用个人信息,一家公司才能走得长远。

    钱江晚报 | 2019-03-20 09:04
  • 陈医生困境,不该由个人承担

    陈医生的遭遇及社会反响再清楚不过地表明,没有这样一个顶层设计的制度,一次救治行为很可能就是一次纠纷的开始,而且很可能有关参与者都是输家。

    钱江晚报 | 2019-03-20 09:04
  • 把粟裕墓圈起来赚钱,红色旅游不能这么游

    谭家桥的粟裕墓,不管是对粟裕本人,还是对中国革命历程,都有着非凡意义。它记录着粟裕将军的人生痕迹,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遗产。它绝不属于某个人,更不属于某个企业,以开发周围景区的名义有意无意将其圈起来赚钱,是对粟裕的不敬,也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无视。

    钱江晚报 | 2019-03-20 09:01
  • 规范宠物医疗亟待统一行业标准

    在从业资质、医疗价格、收费名目类别等方面,都应该有明确的标准参照。有了规范的行业标准,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广州日报 | 2019-03-20 08:57
  • “码上监督”还要“马上办”

    监督二维码,对于被监督者来说,无异于一把高悬头顶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督促工作人员对办事群众热情对待、好好办事。对于监督者来说,不必打监督电话,扫扫二维码,在手机上操作即可,“指尖监督”让监督来得更方便。

    广州日报 | 2019-03-20 08:56
  • 创新也是沉淀出来的

    今天我们搞创新,不应该看谁会玩概念,而应该看谁真正把技术沉淀下来   创新需要头脑、需要勇气、需要灵光一现,但同样需要耐心、需要定力、需要厚积薄发      

    人民日报 | 2019-03-19 14:47
  • 挺直腰杆做科普

    做科普不是不务正业,应该尽快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形成科普与科研同等重要的集体认知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9-03-19 14:46
  • 自主可控方得网络安全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必须实现技术、产品、服务、系统的自主可控,需要在质量测评、安全测评的基础上增加自主可控测评。      

    人民日报 | 2019-03-19 14:46
  • “患病喝果汁离世”的教训该如何记取

    健康养生谣言,多数都与“发热不退”、“喝果汁排毒”等谣言有一个相同之处,即利用了医学理论浅显的一半,对深奥的另一半却绝口不提,浅尝辄止和通俗化的语言包装,让人一听就懂,当然容易相信。

    北京青年报 | 2019-03-19 14:36
  • “把善款还回去”彰显爱心循环之美

    始于爱心,终于慈善,给一次爱心捐赠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北青报 | 2019-03-19 14:34
  • 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有多难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出台多少减负令,而在于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中考、高考制度,扎实推进减负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让孩子们睡囫囵觉,做香甜梦。

    北青报 | 2019-03-19 14:34
  • 监管辣条还得靠“国标”

    只有依法依“国标”对辣条进行监管,该取缔的取缔、该规范的规范、该认可的认可,才能建立科学监管、公平监管、长效监管的机制,才能促进辣条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才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工人日报 | 2019-03-19 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