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列表
  • 找人代长胖:奇葩的懒人经济也有合理性

    “代服务”这种借助互联网而生的实体经济形态,反过来也是在满足虚拟生活的需要,包括晒圈、吸粉、社交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加速了人们对网络的深度依赖。

    羊城晚报 | 2019-10-12 09:38
  • 找保姆难,家政包工制值得推广

    无论住家保姆、钟点工,还是新出现的包工制,这些都是标,针对家政服务各方责权利的法律才是本。只有法律兜好了这个底,整个家政行业才能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北京晚报 | 2019-10-12 09:38
  • 高架桥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高架桥侧翻,是桥不能承受超载货车的碾压,而高架桥下,是我们每一个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北京青年报 | 2019-10-12 09:28
  • 考题的“指挥棒”功能

    一道题目的设置,或许不应该赋予其过高过多的意义,不过其风向标的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

    北京青年报 | 2019-10-12 09:27
  • 食品安全“跨界”治理很有必要

    如果说检察机关监督食品安全问题是司法“跨界”的话,那么这种“跨界”监督实质上正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一环。

    北京青年报 | 2019-10-12 08:56
  • “共同育儿假”开了个好头

    “共同育儿假”能收获一众好评,在于这一“政策红包”戳中了现实痛点。对于“初来乍到”的婴幼儿来说,父母的陪伴无疑是最好的成长礼物。但反观现实,陪伴已在不少家庭成为奢侈的事情,仅从“丧偶式育儿”“爸爸去哪儿了”等调侃就能体会到家长们的无奈。

    北京日报 | 2019-10-11 09:50
  • 注水的“10万+”,有毒

    近日,《科技日报》的一篇报道再次将网络经济的毒瘤——流量造假曝光在众人面前。报道指出,一些阅读量“一不留神就破10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几乎完全是依赖于像“手机群控”软件这样的“灰色手段”刷出来的。

    广州日报 | 2019-10-11 09:49
  • 刷脸支付应以安全为底线

    今年以来,刷脸支付在各大商店、餐馆逐渐铺开,消费者在购物付款时,不用打开手机二维码,只是看一眼支付设备就能轻松完成付款。这一设备在让消费者和商家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却存在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不少消费者表示,体验也没有二维码支付好,并担心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经济日报 | 2019-10-11 09:48
  • 赝品“公开课” 早就该下课

    10月7日,知名收藏家马未都开启打假模式,这回打的不是收藏赝品,而是以他的名义开办的“微信免费公开课”。

    北京晚报 | 2019-10-11 09:47
  • 千年石刻遭盗拓折射文保困境

    要保护好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相关部门及全社会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北京青年报 | 2019-10-10 09:02
  • 葬礼不准披麻戴孝,矫枉过正了

    治理乱办滥办宴席不能一味蛮堵,而要以健康文明的方式,引导老百姓树新风,用文明乡风滋养淳朴民风。

    钱江晚报 | 2019-10-10 09:01
  • 文物名称本身就是历史,岂能说改就改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而文物的名称则往往承载了文物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意涵,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名称就是文物的精髓和灵魂。

    钱江晚报 | 2019-10-10 09:01
  • “最严村规”好心办错事

    披麻戴孝、烧纸祭祀等做法虽已沦为传统文化的糟粕,完全禁止或许仍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是,真正的问题恐怕不在于“禁止披麻戴孝”,而是出在惩罚措施上。

    南方日报 | 2019-10-10 09:00
  • 给野外文物 多加几道 “安全防护网”

    事后的保护是被动的,是一种下策。针对处于开放状态的野外文物,加强事前预防、事中防护才是上策,文保部门有必要给野外文物多加几道“安全防护网”。

    南方日报 | 2019-10-10 09:00
  • 日式“托老所”或成养老新趋势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要比我们快,对日式“托老所”完全照搬是不行的,一哄而上更是不行的,不断摸索中国人养老的规律,找出一种适合并切实可行的中国养老模式,才是学习借鉴的真正价值。

    齐鲁晚报 | 2019-10-10 08:56
  • 这盛世,亦在人民假日生活中

    回望新中国的历史,我们为今天的盛世欢呼喝彩;踏上新时代的征程,我们为美好的未来发愤图强。“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重整行装再出发,一起拼搏一起奋斗,中国人民一定能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盛世中华一定能创造更多“当惊世界殊”的成就

    南方日报 | 2019-10-09 10:38
  • 小区电梯广告不能太任性

    当有业主感觉自己受到了电梯广告的滋扰,或者是自身权益受损,应该向物业管理方、业主委员会进行投诉和反映,或者向街道、住建部门进行投诉,寻求帮助。

    北京青年报 | 2019-10-09 09:33
  • “被加班”就辞职,这份“硬气”很耐读

    既然当事女孩的“硬气”有这么多可能性,我们就不应该盲目地对这份“硬气”叫好。但无论如何,这份“硬气”的出现已经证实了一点:不近人情的“加班文化”不得人心。

    齐鲁晚报 | 2019-10-09 09:31
  • 刷脸支付别成了“行走的密码”

    监管部门更应强化监管,出台生物信息采集、使用规则和标准,避免支付机构滥用权力。进而提升刷脸支付的安全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齐鲁晚报 | 2019-10-09 09:30
  • 别把“代经济”做成无厘头经济

    发轫之初,为行业发展计,让这匹“野马”多跑一会儿是可以的,但当其体魄越来越壮且有越跑越远的风险时,就必须把它拉回到正轨上来,规范发展,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赋能。

    广州日报 | 2019-10-09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