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以“三新三赋”支撑思想政治工作“三拓”

2025-10-23 09:27:1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组织需要思想,思想掌握群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要以“三新三赋”支撑思想政治工作“三拓”,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变化,发挥凝聚人心、引领方向的作用。

  更新话语表达,以人才赋力,拓展思政工作“着力点”。“传统思政工作常面临“单向输出多、互动参与少”“覆盖范围窄、辐射力度弱”等困境,归根结底,是未能充分激活人才这一“活资源”的价值。一点并发,万点响应”。党员干部要以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打破传统思政工作壁垒,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破局点”,通过组建人才攻坚组、开设“人才思政课堂”等方式,激活各领域人才参与思政工作的积极性,让“单点创新”带动“整体升级”,打造更具活力的思政工作生态,形成“一点带动多点、多点辐射全域”的良好局面。

  革新传播方式,以科技赋智,拓深思政工作“千条线”。思政工作要打破“单向灌输”的传统困局、延伸“触达末梢”的覆盖范围,离不开传播方式的革新,更需以科技为“智慧引擎”,让思政工作的“千条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高效贯通社会各领域。不另起炉灶,不重复建设。党员干部要依托学习强国、地方政务APP 等平台,将思政课程拆分为“微视频”“音频课”“图文解读”等轻量化内容,让上班族在通勤路上能听、学生群体在课余时间能看、老年群体通过简易操作能学。同时,借助直播、弹幕、在线投票、话题讨论等科技手段,打破思政传播“我讲你听”的单向模式,形成“人人可参与、人人能发声”的互动格局。

  创新场景搭建,以文化赋魂,拓宽思政工作“辐射面”。文化赋魂的核心,在于让思政工作“有血有肉”。场景创新的关键,在于让思政工作“可感可及”。文化是思政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可感、可参与的文化场景,能让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思想力量。“欲事立,须是心立”。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握文化与思政的融合逻辑,既不脱离文化谈思政,避免空洞说教,也不脱离思政谈文化,防止方向偏差。依托传统节日、地方习俗搭建思政场景,让思想引领与民俗活动同频共振,开展“民俗+公益”活动,在传承民俗的同时传递“奉献友爱”等思政理念,使思政工作的“辐射面”不断拓宽,让思政工作的影响力穿透圈层、直抵人心,在新时代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姜曄)

责任编辑:张彬
新闻关键词: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