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山寨App出没,戳中法律规制软肋

2020-01-21 10:22:00 来源:工人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日益普及,App已经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能离开的东西:买火车票要用12306,查公积金以及生活缴费也有各式各样的App。但新京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目前有不少高仿App在坑害消费者。

  相较于各类不明来源的“路边货”,藏匿在正规应用商店里的山寨App无疑更具迷惑性。如此,问题也就来了,山寨App何以能顺利上架?

  山寨App虽也是抄,但情形却有些不一样。它的名称、图标与正版App相似,但究竟是否侵权,从法律上来说难以一概而论。

  作为管理方,应用商店本可以在自家地盘上做出裁决,但为了避免麻烦或争议,它们更倾向于让涉事双方自行协商,或者根据法律诉讼的结果来进行处理。对于多数应用商店来说,一款App是否与其他App存在内容方面的模仿和抄袭,并非其人工审查的重点。也正由此,山寨App在应用商店上获得了生存空间。

  应用商店方的“中立姿态”,事实上也不是山寨App存在的主要根源。深层的问题是,正版App的开发者为何没有通过法律诉讼“先下一城”?

  打官司耗时费力,且由于难以计算和举证因山寨App造成的损失,即便获得索赔也往往并不多。因此除了体量较大的企业之外,多数中小微公司可能因为经不起这番折腾,而放弃法律途径。

  山寨App不是新事物,倒退五六年,它也曾是新闻报道的主角。与之相伴的,则是众多正版App开发者的无奈。时至今日,旧现象仍然存在,这无疑是一次提醒:法律层面的维权通道仍然有待进一步疏通。进而言之,如何让开发者能够低成本维权,让山寨App开发者付出更高代价,是接下来治理中必须答好的考题。否则,山寨App恐怕还会继续嚣张出没。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山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