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机关咨询电话有名无实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政府部门咨询电话,是企业、群众获得政务服务的方便通道,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但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咨询电话要么难以打通,要么“话通事不通”,显然背离了设立咨询电话的初衷,损害了政府公信力。(4月16日《经济日报》)
人们拨打咨询电话,本意是为了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保障权益。但如果咨询电话要么难以打通,或者打通了却于事无补,这样的咨询电话就成了“假把式”,不仅无法得到市民认可,反而会损害部门形象。
除了电话难以打通,现实中还有“电话接力”。意思是,群众为咨询一件事,总是需要辗转拨打多个电话,从A部门辗转到C部门或D部门。这样的结果,如果是办成了事还好,顶多心里有点抱怨。但如果最终收到的,只有一些“这事不归我们管”“请咨询其他部门”等等看似彬彬有礼实则拒人千里的标准化回答,这就不止是抱怨了,更多的,还折射了一些机构服务意识的薄弱以及官僚主义作风的傲慢。
咨询电话暴露的意识、作风问题说明,光有良好的制度初衷还不够,必须佐以严格的执行和监督,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生命力、生产力。就拿一些部门咨询电话有名无实来说,如果相关部门能够真正意识到咨询电话在畅通民意、解决问题、回应诉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就应该在机制建设、人才储备、业务锻炼等方面予以必要的考量。
透过机关咨询电话这个小切口,公众能看到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意识,以及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担当精神。当前,许多地方正在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等方式大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而优化营商环境,就应从咨询电话这样的小切口入手,不断铺开、层层推进、巩固发展,让企业和市民百姓切实感受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质努力、点滴进步、真切转变。
责任编辑:张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