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有“可靠的品质”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媒体发挥监督作用,曝光用医疗垃圾加工日用品和玩具、生产销售劣质食品、窃取用户隐私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对相关涉事企业进行查处;网友提供更多线索,提醒他人谨防上当……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打假”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消费日益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信息泄露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着消费者的满意度和消费信心,也制约着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从这个角度而言,“打假”既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呵护市场规则、激发消费潜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买得省心、用得放心、吃得安心,生活才会舒心。全社会一起努力,用高质量产品满足大众所需,用高效监管护航大众消费,消费才能有“可靠的品质”,美好生活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18日 01 版)
责任编辑:鲁珊珊
- 涉疫消费投诉是对应急维权能力的一次检验2020-03-16
- “恶意索赔”受限是必要纠偏2019-12-10
- 治珠宝假鉴定需要釜底抽薪2019-10-29
- 治珠宝假鉴定需要釜底抽薪2019-10-28
- 回应只是追责的开始2019-07-29
- 处理机票超售应侧重保护消费者权益2019-05-17
- 金融服务费岂能成“黑洞”2019-04-17
- 开机广告别成“牛皮癣”2019-04-10
- 为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划定边界2019-03-08
- 全国联保岂能“无处可保”201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