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燕赵晚报:“一号角色”何以有59个之多

2018-09-27 14:17:00 来源:燕赵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原标题:“一号角色”何以有59个之多

  湖南湘潭市小学生何翔与某影业公司签订了一份参演“一号角色”的协议,并支付了1万余元的费用。参演的网络电影播出后,何翔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一整天。电影的“一号角色”只有三个镜头外加一句台词?同一部电影“一号角色”多达几十人?觉得自己遭到了欺诈,何翔和父亲将影视公司告上了法庭。(9月26日《潇湘晨报》)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一号角色”在影视作品中肯定是主演;当“一号角色”多达59个,当“一号角色”前面还有7个“主演”,这部网络电影“花钱买角色”的价值底色就暴露无遗。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事与愿违、美梦落空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还有精神上的痛苦和伤害。

  尽管头顶着“一号角色”的光环,这些孩子们扮演的角色分量却和群演差不多;与孩子们“花钱买角色”不同,群演还能获得或多或少的报酬。对于影业公司而言,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既解决了演员的问题,也趁机“捞一笔”,显然是一举两得。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有不少人为编织的陷阱;那些渴望“走捷径”的人们,很容易掉进陷阱里。

  作家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这句话,被一些孩子和家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身份焦虑”的裹挟下,为了让孩子早一点儿出人头地,少数家长过早让孩子进入了名利场。那些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少数童星在市场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与激励;当做童星成为一种捷径,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这一场域,让童星的虚火越烧越旺。

  当发财、出名成为成功的标准,那些辛勤劳动而获得的平凡生活,通常却不被认为是成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焦虑的成年人的鞭策下,孩子们也过早地学会了功利与算计。“花钱买角色”的背后,往往隐伏着不为人知的投机取巧——成为学校的小明星,孩子和家长们享受着“电影主角”耀眼光环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却会对他人隐匿“花钱买角色”的“幕后的故事”。

  “有人看不见前门,有人找不到前门,他们只好另想办法找门路开后门,终于撞到骗子怀里,出了丑。”家长们的成功焦虑犹如一根“软肋”,被一些投机者精准地拿捏住;他们编织了一个看上去很美好的陷阱,让那些竞争心炽盛、欲望膨胀的家长们被忽悠和欺骗。

  避免被骗局所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一些“非分之想”。孩子热爱表演并没有原罪,却不能幻想着“走捷径”;在影视行业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当下,“花钱买角色”通常都经不起推敲。那种指望一蹴而就、幻想着轻而易举就成功的人,很容易成为一些人眼中“待宰的羔羊”。

责任编辑:赵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