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如何?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近日,在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上,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众比例达到了8.47%。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所谓科学素养,指的是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思想,以及运用科学技术处理社会事务、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按照国际标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个数字非常重要。可以说,8.47%,反映了我国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内容的整体状况。相较于2010年的3.27%、2015年的6.20%,这个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更高了。
不断缩小国家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力求到2020年实现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对中国而言,实现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既需要一批有建树的科学家,更应该让越来越多的人具备科学素养,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面临这样那样的“科学尴尬”。比如,微信朋友圈中常常出现“喝白酒能抗癌”“地震云可以预报地震”“闪电不会两次击中同一个地方”等不科学言论,相信并转发者不在少数。须知,信息爆炸式增长并不代表科学素养会提高,相反,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披沙拣金、澄清谬误的成本在增加。此外,科学知识的通俗化传播不够,科学家、科普工作者与公众沟通不在同一频道上,输入与输出存在“中梗阻”。这些情况的存在,提醒着未来做好科学普及与传播工作,进而提升公众科学素养,需要建立一套以人民为中心,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科学普及一直在路上。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越是一日千里,就越要紧跟前沿、赶上时代,作为研究者的科学家如此,普通人也是如此。为了满足人们对科学知识的需求,被称为“科普事业孺子牛”的王巨榛在基层社区宣讲科学知识,一干就是30多年;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80后博士生导师徐颖,用生活中的例子、普通人能听得懂的话来讲北斗导航系统,既让科学“不再神秘,同时又对科学保有一种最基本、最客观的尊重”;北大张宇识,自创“理工哏”相声形式,用脱口秀的方式传播科学常识、辨识科学谬误……这样的尝试很多样,但这样的创新也还需追赶人们对科普工作的期待。因为,科学素养的提升,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也影响着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创新水平。
对孩子们来说,科学是人间最美妙的游戏,不仅带来快乐,而且使他们有能力做许许多多对人类有益的事。年少时,很多人把当科学家作为理想;长大后,人们因科学而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再后来,有些人攀登上科学的高峰,拓展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疆界。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应对,科技创新也必须扎根在公众科学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的沃土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人人都成为科学共同体的一分子,才能让科学素养成为推动民族复兴巨轮的强大能量。
- 汤钊猷:科普托起中国梦2015-05-27
- 王林倒掉,拜“大师”前赴后继2013-07-30
- “太空授课”是科普的神奇起点20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