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抛弃论”刷屏,你恐慌了吗?
“亿元抛弃论”刷屏,你恐慌了吗?
背景:
钱江晚报发表魏英杰的观点:胡玮炜是否套现15亿元,这个细节暂且不去深究。这篇公号文说,“千万不要在你本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千万不要在年轻时不爱钱,不爱努力和打拼,每天过得云淡风轻”。我认为说得并不错。有人说如今80后、90后成了“佛系青年”,当今时代进入了“低欲望社会”,那么有点焦虑意识,好像也没有不好。不过,文章通篇的意思是,胡玮炜用三年赚(套现)了15个亿,而你没有做到,所以作为同龄人的你很失败。换一句话说,如果你不够成功,就意味着你被同龄人抛弃了。套用这个逻辑的话,这世界将满是被时代抛弃的失败者。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大疆科技创始人汪涛、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哪个不是叱咤风云的商界人物,哪个不是拥有数百亿资产?人们还可以用这种逻辑在60后、70后乃至90后中进行对比,那么到底是谁抛弃了谁呢?这种推至极端的财富对比,除了人为打造一条鄙视链,谈不上有多大意义。在自媒体时代,我们的情绪经常会被类似论调所左右,而认真琢磨,这无非是一惊一乍的“震惊体”罢了。只要多一份清醒,用常识就可以戳穿这种文字游戏。
小蒋随想:前年两位演艺明星的所谓“世纪婚礼”据说花了2亿元。若按本例的“抛弃论”,“只花”几十万元办婚礼的新人,更不用说“裸婚”的青年男女,岂不是该“无地自容”地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可现实是,没那么多钱的人也有自己的小确幸,爱情的甜蜜与新婚的幸福与“砸”多少钱不呈正比关系。金钱固然是个好东西,但如果拿金钱作为衡量一切成败的标尺,是瞎掰和迷失。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但有的人偏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煽风点火。动不动就拿“亿元”撩人已有很多,像“先定个小目标,比如赚1个亿”“明星世纪婚礼‘烧’2亿”“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等等,有关公众号与写手“一惊一乍”地撰文炒作,套路无非是博“10万+”。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桩损人利己的生意——指望引发公众的焦虑、恐慌、羡慕嫉妒恨,换取写手和运作者的经济利益。如果看客的你当真,就输了。对“十几亿没有几亿元的国人”而言,还是要该怎么学习、工作、生活就怎么继续。励志与奋斗,不是靠恶意贬低他人实现的。过度焦虑紧张,不仅看不清自己,还可能迷失方向。不草率地给自己设上限,不狂妄地吹嘘无极限,是理性的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