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让公益之心好好安放

2017-10-19 10:10: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慈善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平台已实时公布了全国2400多家慈善组织信息。那些不符规范、透明度差,甚至弄虚作假的慈善组织,将在公开的阳光下无处遁形。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递爱心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对公益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受助信息是不是真实,善款能不能规范使用,慈善组织有没有依法管理……通过在线平台公开慈善组织信息,反映的正是互联网公益的日益勃兴。据统计,慈善法实施一年来,超过10亿人次通过网络捐赠。基于新媒体的社交化,参与式公益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慈善模式。

  互联网公益借助各种有趣的形式,让公益与娱乐、生活、社交融为一体,人们使用移动终端从“指尖”践行慈善,让公益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年,公众会发现基于互联网的公益创意越来越多。3年前,“冰桶挑战”席卷全球,让渐冻症这一罕见病为大众所知晓;前不久,腾讯视频《明日之子》携手病痛挑战基金会联合发起了“含水唱歌挑战”公益活动,呼吁公众关注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可以说,借助互联网,普通公众参与公益的门槛降低,方式也更加多元。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传统的慈善模式往往是由政府主导的应急救灾式慈善,而今参与式、社交化的常态慈善成为更多网络新世代的主动选择。尤其是不少媒体栏目节目通过与公益嫁接,实现了信息传播、社会监测、文化教育、娱乐提供等功能外的服务弱势群体职能。得益于互联网的传播聚合裂变效应,公益活动的参与者、筹集金额越来越多,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如“小朋友画廊”等公益项目,甚至成为现象级的“爆款”产品。

  同样随之变化的还有公众对于公益的心态。做公益并非简单的施与,更多是在扶助他人的同时也获得自己内心的充盈。无论对于资助方还是受助方来说,做慈善和被救助不再也不应成为负担,而应是力所能及、汇集点滴,哪怕只是简单的随手转发,这些都应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常态。

  不可否认,公益借助新媒体高速发展,也会遇上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互联网公益的裂变式传播能使善款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参与者便会对善款的去向和使用透明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道理已经讲完,故事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时代,善于用故事包装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关注、更大的同情,人们对受助者情况的真实性也会更严格审视。正是这一次次的公共事件,不断补足着人们对慈善的认知,凝聚起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各方关于慈善事业的诸多共识。

  随着网络技术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互联网公益会逐渐成为重要的慈善渠道,人们的公益之心也会不断被激活、聚集、重塑,释放出更大能量。但是无论形式如何发展,要始终坚守真实、公信、透明这些慈善的价值底色。唯有如此,慈善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的内在价值选择,让每个人的公益之心都能够好好安放。(李昕骐)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