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孔子诞辰日,该如何理解孔子的“仁”

2017-09-30 10:40: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每到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人们总得谈谈和他有关的事,而且,几乎不拘哪个学科、哪个领域的人都可以信手拈来说几句。不同情境里我们也就“认识”了不一样的孔子。比如说做老师的希望能维护以往的师道尊严,也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当学生的祈盼孔夫子能保佑他考试顺利,所以就有中学里的孔子像前各种饮料零食水果的“供奉”;讲女权的会对他说过的“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有些微词;搞经济的会奉他使民“富之”的观点为圭臬;研究法律的则认为他的“无讼”主张,必须得为国人诉讼意识淡薄负起责任。总之,孔子一不小心就成为一个由头,谱写成错落有致情态各异的篇章。

  作为轴心时代中国文明标志的孔子,他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始终落实在生动而丰富的人世生活,目的在于建构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又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各安其分、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正是由于他的关注点在于这种“入世”的永恒的生活,适合于“任何时代的任何地方”,所以才会有如此永不枯竭的生命力,也才能引起世世代代士人经久不衰的研读与阐发。

  其实孔子思想的精髓,无非一个“仁”字而已。仁是春秋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学问,在其时,仁的使用率极高,根据武树臣先生的统计,《左传》中仁字有33见,《国语》中仁字24见,而在《论语》中仁字则有109见。尽管当时的士人对“仁”的含义有多种解释,不过“仁者,人也”的解读则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也即是说“仁”是人的一种表征,是与人有关的一种德行、品质。这种德行和品质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因为单个的人无所谓仁与不仁,这正是“仁”字“从二”的原因。人与人相处,应该以仁待人,以仁遇人,即以“亲”、“爱”为内涵。在孔子的诸弟子中,樊迟算是个“笨”学生,所以,当樊迟问仁时,孔子的回答简洁明了,浅显易懂,那就是“仁者,爱人”。而这里的爱人,指爱一切人,即“泛爱众”,既包括君子,也包括“小人”,是一切有生命的自然人。换句话说,仁爱是处理所有人际关系的一个准绳。

  不过,孔子虽然主张一般性的爱所有人,但这种爱是依宗法血缘关系的远近而有差等的。我们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生活在家族中,仁的发散首先及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所以《论语》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父母同自己在血缘上最近,在感情上最亲,因而对父母尽孝是最高的爱,也是仁的第一要义。反过来,父母对子女也要慈爱,这就是父子一伦之中的“父慈子孝”。对父母之爱必然衍生出对与自己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兄弟之爱,这就是与孝对称的爱兄弟的“悌”,兄良弟悌构成兄弟之一伦的准则。

  一个人不惟在家族中生活,还不可避免地在社会上与他人进行交往。在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也应该行“仁”,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忠恕”之道。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之道,它既表现为积极利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表现为消极的不害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一般社会交往中的积极的忠和消极的恕,便是完整的仁之道,它使仁者不只爱自己的父母、兄弟,还应该爱其他一切人,只不过爱的程度、内容和要求有一定的差别而已。

  孔子的仁并未仅仅停留在一般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而是顺势扩及到了君民关系中。如果说一般人的仁只是爱人的话,执政的君王把利人不害人之心通过政令推及全国,便是“为政以德”。君王的德政包含使民生活富足的含义,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统治者既要给民以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又要薄税敛,少向民索取,不与民争利,民生民瘼始终是孔子关注的主题,其学生冉求为“富于周公”的季氏“聚敛”,就曾遭孔子怒斥,说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相当于逐出了师门。在民众生活富裕之后,为政者还应该负起教化的责任,要使人“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或者“贫而无怨,富而无骄”,甚至培养出能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的君子、完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等于为政者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正因为孔子给君王设定了这样一些近乎苛刻的义务,所以他在当时始终不见容于各国诸侯,周游列国而不得志。孔子倡导“为政以德”,要求君王自己首先得成为有德之人,这就要给他们的权力套上道德的枷锁,有谁愿意自我束缚呢?因此,孔子在游说时被人讥讽嘲笑,忍饥挨饿,遭遇困厄,沦落到像“丧家狗”一般,正和他的主张不遭君王待见有关。

  在纪念孔子诞辰之际,细说他的伟大之处,依然会是言人人殊。不过,我以为孔子的过人之处,正在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这或许才是最值得当下知识人所称道的品格。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