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高职首先不要想到专升本
最近各地高考已进入第二批志愿录取,即将开始第三批(或第二阶段)高职志愿填报、录取。有不少考生在填报高职志愿时,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哪所高职院校的哪个高职专业“专升本”容易一些?是不是211院校的高职专业、普通本科的高职专业比高职院校的高职专业更好一些。
如果在填报高职志愿时,就想到“专升本”,很显然这不是真愿意选择高职,而还是希望今后读本科。对于这些考生来说,填报高职志愿只是分数没有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的不得已的选择而已。
从“专升本”容易程度来选择高职,这出自于社会的学历情结。而在学历情结之下,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只能给学生颁发高职、专科毕业证书,显得比普通本科低人一等,成为比普通教育更低层次的教育。这让高职院校不能安于高职定位办学,而总是想提升学历层次。即便国家已经明确严格控制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但是,还是有不少院校想着法子要办本科。
考虑到学生追求学历提升的现实需求,近年来,舆论一直呼吁要解决高职学历“断头路”的问题,即让高职毕业的学生能顺利地专升本,本科毕业的学生能读专业硕士,以至再读博士。从深造角度来说,这是给选择高职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但是,如果把这作为提高高职地位、吸引力的方式,那不论高职学生还是高职院校,都会偏离高职办学的就业导向,而会坚持学历导向。
现实正是如此,有的高职院校在学生一进校之后,就告诉学生要准备“专升本”,把进入本科院校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还有一些地方的高职,把本校的“专升本”率作为评价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这和有的地方本科院校,把考研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一样,不对学生进行完整的本科教育,而让学生一进校就围着考研科目准备考研。这种育人模式,会直接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本应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并不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打造本校培养学生技能的办学特色,却倡导追求学历提升。而社会也会对高职办学产生误读,比如,针对高职院校办“小龙虾”专业,就有人用普通高校办专业来质疑,而这是不了解职业院校是要坚持就业导向,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培养相关技能人才的。
有人告诉选择高职的学生,选择高职,今后也会有辉煌的人生,可以专升本、可以再攻读硕士、博士,也可成就为大师。这哪里是选择高职的辉煌人生,分明还是学历情结之下的辉煌人生。这样的高职,地位将一直在本科院校之下,因为其学历起点更低。读高职也可成就为大师,但这不是学术大师,而是技能大师。
要让高职有地位、有前途,恰恰不能强调学历,而应该强调高职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应该坚持自己的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在这一定位上办出自己的特色专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这样的高职才会成就为一流的学校。按评价普通高校的标准评价职业院校,那会让高职院校永远身处普通本科院校之后。
我国高考改革,正在推进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高考改革已经取消所有高考录取批次,本科和高职专业平等竞争,由学生自主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考生选择高职院校,应该用职业教育的观念,评价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进行理性的选择,而不能以“专升本”的主线来选择高职、规划高职求学。需要警惕的是,有的高职院校也是以此作为卖点来吸引学生报考,比如宣扬自己是211院校的高职专业、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专升本”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其实,教育部门为扭转这种学历导向,已经明确211院校不招专升本,至于本科院校的专科专业学生,和其他高职院校在“专升本”考试的竞争中是平等的。(蒋理)
- 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春天,师资短板亟待补齐2019-11-01
- 高职院校办学全面进入“宽进严出”时代2019-03-06
- 易国祥:高职校长用“情怀”滋润学子“匠心”2016-06-28
- 高职“高烧”是教育病也是社会病2015-09-08
- 高职“升本热”亟待降温2014-06-30
- 广州日报:“工士学位”担大任先要扭转社会偏见2014-06-23
- 首个“工士学位”,意义远超一纸文凭2014-06-23
- 评判高校就业水平别只盯着就业率2014-05-14
- 分类高考还需配套更深层改革2014-03-26
- 家长对高职“不买账”源于“不认账”20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