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班保姆”,工匠精神注入家政服务
330名上海首批拥有家政服务专业大专文凭的毕业生,日前在上海开放大学迎来了毕业典礼。2014年秋季,家政服务专业在开大总校以及宝山、长宁等11所分校同时开学,首届有509名学员报读家政服务专业,其中59.7%的学习者为一线的家政服务人员。
“科班保姆”这个概念不是今天才出现,十多年前就有“大学生保姆”,但似乎没走多远,“大学生保姆”流失率较高。比起“大学生保姆”来说,上海这批“科班保姆”多为一线家政服务人员,这就等于是在职技能培训,现实意义更大一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将呈现加速状态。先说这“老”,第一批独生子女到今天也有35岁到40岁了,父母开始进入老年阶段,需要别人照料了。孩子对父母照顾的“缺席”,只好让家政服务来“补位”。再说这“小”,随着“全面二孩政策”铺开,母婴护理类的家政服务需求必将逐年增长。还有,人们越来越富足,贴身管家服务也开始进入中国社会。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家政行业整个市场在直线上升,并且保持每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长。
与家政服务需求飙升相比,家政服务质量如何?去家政公司选过保姆的人都有类似体会,选一位帮忙买菜煮饭、搞搞清洁、带带孩子的保姆不难,要找一位照顾失能老人的就难多了,大多数保姆不愿意接这种活,个别愿意的又未必有技能。更别说找一位称职的、让人放心的管家了。这说明,时下的家政服务市场仍然处于粗放状态,难以满足客户多元的、高品质的要求。偷懒“磨洋工”算是小事,保姆虐待孩子和老人的社会新闻也时有所闻,令人不放心。
社会进入品质时代,人们对品质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家政服务不但要有规模,还要有质量,能为雇主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家政服务进入“质造”期时,需要注入工匠精神,精耕细作、精心出品。一位称职的保姆,要恪守这一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有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有保洁、烹饪、家庭插花、孕产妇照护、养老照护等专业技能,还要有社会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基本知识。在这些专业知识与技能中,有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可以通过日常实践习得,有些则非通过专业培训不可,譬如新生儿看护、失能老人照顾。因此,家政服务人才培养亟需外部机构介入——政府、企业、个人合力,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学费减免、资金补贴、毕业证与资格证互认等),吸引更多保姆参加职业培养,获得必要的职业技能。(练洪洋)
- 倡导工匠精神,也要挤挤“人才泡沫”2017-03-21
- 社会急功近利,“工匠精神”何以生长2016-04-26
- 湖北日报:工匠精神拼态度也拼环境2016-04-01
- 中国需要“工匠精神”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