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暂不就业”该怎么破?
背景:近日,一份对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显示,明确表示毕业马上就业的受访大学生只有近三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暂不就业青年人数从9.5万增长到13万人。
湖南红网发表费罗杰的观点:一些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既不着急就业,也不打算继续读书深造,而是选择暂时旅游、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是创业考察。在笔者看来,“慢就业”表面上看来是在着眼未来,为自己的人生创造缓冲期,争取更多机会,实际却是一种逃避就业的表现。现实是残酷的,学生总要去面对社会和就业市场的“凄风冷雨”。“慢就业”所消耗的时间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很可能会消磨意志,致使学生以后更加难以适应高压的职场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尽管看起来学生们“慢就业”对当年社会就业压力会产生一定的缓解,但这些就业压力并非消失,而是累积在了一起,往后推移。正所谓,“逃得过一时,避不了一世”。与其用时间做赌注去博取未来,不如及时面对现实、转变观念,去主动迎接毕业后的就业挑战。希望广大的毕业生都能理性看待“慢就业”的得失,根据自身实际,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
小蒋随想:毕业不能立刻就业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人的高不成低不就,还有一种是求职屡屡碰壁。前一种情况有主观原因,后一种情况要归入客观因素。至于支教乃至创业考察,不是特别主流。如果是个人的期望值与社会能提供的岗位存在差异,需要毕业生积极调整心态,明白从底层做起,从学习务实开始,才能真正“走入”社会。倘若是求职不被认可,既要考虑求职方向有没有问题,又要琢磨自己有哪些短板,调整方向或许就有收获,针对性地弥补短板才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同样是一时没找到工作,有的人积极调整自己,有的人选择逃避与啃老,结果大不一样。这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心态,有好的心态才会有好的行动,反之亦然。对社会而言,要明白刚出校门的毕业生终归稚嫩,要给他们锻炼并成熟的时间,对他们提出合理要求无可厚非,但不能苛责乃至成心欺负职场“小白”。毕业生的父母的爱要有度,子女一时找不到工作,帮衬一下并无不妥,但别把成年子女娇惯得一直不“断奶”。
- 中国教育报:呵护好年轻人的奋斗精神2019-01-18
- “男丁格尔”走红,就业换个思路海阔天空2017-08-22
- 不必感慨大学毕业生的薪酬不如农民工2016-09-20
- 谢庆富:偶尔跳槽可以,可别染上“跳槽病”2015-08-27
- 邱天人:月入3487元,大学毕业生工资高还是低2015-06-14
- 大学毕业生起薪低很正常2014-08-05
- 创业率1%说明创新的根还在2014-06-05
- 高校“毁人”专业需年检2014-06-02
- 广州日报:招聘降低户籍门槛是“双赢”之举2014-05-15
- 城市的吸引力不只取决于薪酬高低201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