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登报“脱离父子关系”是自导自演的闹剧

2017-02-16 09:35:00 来源:红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2月15日,杭州《都市快报》五版整版刊登了一则题为《关少尘,我要跟你“脱离父子关系”》的声明。确切地说,是一封父亲写给90后儿子的信:与其向90后讲道,不如和90后一起胡闹!所以我决定,即日起和关少尘“脱离父子关系”,成为“兄弟” !(2月15日 澎湃新闻网 )

  杭州的一位关姓父亲在《都市快报》刊登整版广告,宣称要跟儿子“脱离父子关系”成为“兄弟”,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引起广泛争议。笔者以为关某的所作所为是一出自导自演的闹剧。

  首先,“脱离父子关系”要通过复杂的法律程序。从法律层面看,基于血缘关系产生的父子关系,情感上可以“断绝”,法律上则不可以解除,在子女年满18周岁以后,基于法律义务的父亲对于子女的监护义务可以自动解除;如果是养父子关系,依据《收养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收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如果是继父子关系,在双方承认明示解除后,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后可以断绝继父子关系。杭州的关某与关少尘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父子关系,都不是随便登个报说脱离关系就脱离关系的。

  其次,父子之间的代沟是一种客观存在,“脱离父子关系”后并不能自动“切换”为亲密无间的“兄弟”关系。两代人之间由于时代的变迁造成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关注方向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是时代、年龄和生活经历等不同造成的,有代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代沟无法完全消除,只能相对缩小。代沟的实质就是认识差异,彼此敞开心扉沟通交流,形成共识方可缩小代沟。不进行良好的沟通,代沟不但不会自动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深。像90后孩子关少尘他们喜欢玩,但能玩出特点、玩出高度;对喜欢的事物毫不吝啬,没有包袱;并不是没有责任感,相反觉得生来就是“改变世界”的。他们喜欢玩LOL、B站,喜欢90后爱的一些明星,鹿晗、水原希子、吴亦凡等,而作为父亲的关某如果不顾父子之间存在的差异,抱定“我理解的最好的父子关系是如兄弟般的,一起乘风破浪,一起干大事”的想法,希望“前20年你是我儿子,后60年你是我兄弟”,并呼吁“打开你的世界,让我进来。上天入地,我陪你疯活到底”,套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算关某跟儿子亲如“兄弟”,无话不谈,也不见得能“疯活到底”,关某就像开着拖拉机上高速与他儿子关少尘的赛车比速度,心有余而力不足是肯定的。

  再次,父子关系再亲密都不可能成为“兄弟”关系。家庭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核心桥梁,父子关系在整个家庭关系中更是重要的分枝。受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无论是传统的父子关系,还是现代的父子关系都打上了儒家倡导的父慈子孝的烙印。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从进化论的角度认为:“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生命更有意义”,主张“觉醒的人,此后就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的新人”。胡适先生理想中的父子关系是,“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偶然结果,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将来你长大时,莫忘了我怎样教训儿子: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而汪曾祺先生一家两代父子之间“多年父子成兄弟”也成了不可复制的经典,但仔细揣摩这些前辈学人所倡导和践行的父子关系,都没有突破公序良俗的底线,父亲还是父亲,儿子还是儿子,双方角色没有错位,更没有颠倒,杭州的那位做编剧的父亲关某登报“脱离父子关系”,背离了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明显带有离经叛道的色彩,剧本都不带这么写的,关某一心想融入90后儿子的世界,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绝不可取。

  父子之间的代沟虽然只是一层窗户纸的厚度,但“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父子也成不了“兄弟”,登报“脱离父子关系”有自我炒作之嫌,说白了就是一出自导自演的闹剧。

  文/维扬书生

责任编辑:刘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