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专家谈】从特朗普胜选看美国社会贫富分化

2016-12-26 09:59:00 来源:央视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毫无疑问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而且最终结果也震惊了整个世界。一直不被看好的共和党参选人特朗普居然从开票就一路领先,尽管在一些关键的摇摆州曾出现长时间的胶着状态,但最终还是拿下大部分摇摆州,率先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赢得大选。特朗普的胜利不但颠覆了选前绝大多数主流民调预测,也明显地表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分歧,特别是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的对立。尽管事后有各种基于不同角度的分析,但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觉得还是在于美国不同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和固化。

  首先,经济上贫富分化加剧,无论是精英阶层还是普通民众都对现有政治与经济体制表示不满。由于资本回报率总是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所以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的致命缺陷。2007年,美国遭遇次贷危机,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从数据上来看,经过奥巴马政府长达八年的努力,美国经济已经实现复苏,选前数据显示失业率创历史新低,从2009年的10%降至4.9%。但是,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却掩藏着残酷的事实:在这一轮所谓的“复苏”中,不同社会群体的受益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盖洛普和皮尤中心的调查数据都揭示:美国经济不但未复苏,反而存在严重问题。美国自认是中产阶层或中上阶层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已经从历史上的平均61%剧降至50%以下,减幅达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有高达2500万人的经济生活已经崩溃,陷入窘境,但却没有反映在4.9%的官方失业率中。换句话说,曾经作为美国社会稳定器的中产阶级所占比例已不到一半。尽管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可能仍在就业,但距离失业、未充分就业或工资被削减,仅一步之遥。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也显示,自2010年以来,拥有全职工作的人在美国成年人口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8%左右,这是198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其次,美国国内不同阶层的流动性降低,阶层固化趋势愈发严重,政治生态也愈发意识形态化。金融危机加速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体制不平等。社会阶层随之趋向固化。如果社会阶层流动性充分的话,占人口总量20%的最底层人群中将只有20%人的孩子会继续留在最底层。这方面,丹麦的数据是25%,英国的数据是30%,而在美国是42%。最底层的20%人群进入最上层的20%人群的几率,丹麦是14%,英国12%,美国是8%。教育在美国是影响收入水平较高的因素,因此教育数据更能够直观说明问题。美国知名大学的学生构成比例为:9%来自底层50%的人群,74%来自上层25%的人群。来自低收入家庭但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中有29%大学毕业,来自高收入家庭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中有30%能大学毕业。阶层固化无异于从本质上回归封建时代,不同的人凭借出身来决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成功与否。这不仅将从经济上扼杀社会的活力,而且也从政治上摧毁人民对于平等和正义的信仰。

  这种贫富分化和阶层固化必然带来社会精英与底层民众的分离、对立,甚至仇恨,不同阶层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也越发趋向极端意识形态化,进一步撕裂社会共识和团结。本次选举充分体现出社会撕裂的倾向。传统上,总统候选人会在大选期间尽量向中间选民靠拢,以政治理念的“最大公约数”来求得最多的选民支持。但是在此次选举中,特朗普从头到尾都延续了极端策略,就是靠不断的民粹主义出格言论来挑动民意对立:他赌的就是对现状不满的人和州已经占据大多数。尽管目前计票结果显示,希拉里获得的普选票超过特朗普近290万张,创下历届败选候选人的最高纪录;但特朗普却获得了304张选举人票,超过其竞争对手希拉里77票。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本次大选中美国社会的巨大分裂,不仅仅是民众之间,还有州与州之间,以及州与民众之间。(作者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梁亚滨)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