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大学要有尊重自然的自觉

2016-09-13 14:15:00 来源:长沙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武汉大学10日凌晨零时33分,爆破拆除一高层教学楼,以复原东湖南岸沿珞珈山优美的自然山际线。据悉,被爆破拆除的教学楼,系武汉大学工学部第1教学楼。该楼有19层,是上世纪“向高度要空间”理念的产物。(9月12日《北京青年报》)

  因为与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有冲突,武大一栋高层教学楼被拆。对此,网友中有表示惋惜的,有要求追究责任的。而在笔者看来,这还可以有另一层思考——大学该如何对待自然的天赐之美。

  武汉大学以校园风景优美闻名,这既是它的优势所在,也是烦恼所在。近几年,武大赏樱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被逼着对校园管理进行了调整。现在,因为大煞风景,武大这栋教学楼被拆,也是这个原因。如果它不在风景区,那么命运就很可能不一样了。

  据此,有人把这种烦恼形容为一种甜蜜的负担,我认为不对,这应该成为一种责任。负担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你不情不愿;而责任是因为意识到优美的环境是天赐之美,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所以努力保护它。两种认识决定了人们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

  显然,在这栋高层教学楼身上,我们没有看到一种主动保护的自觉。没有自觉,即便有严密的法规、超前的规划,仍然会想着钻空子。而有尊重自然的意识,即便有天大的诱惑,也会不为所动。说学生多装不下,哪个学校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家都能想方设法腾地方,到了这里就简单粗暴地“向高度要空间”。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么一栋明显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建筑摆在面前,学生会怎么想?他们可能会想,建筑和规划是两码事,甚至认为只要变成了既成的事实,比任何规划都管用。建好了,再想要拆,就得好好掂量掂量。这样想的,如果只是一般专业还就算了,一旦学建筑的人也奉为圭臬,那麻烦就大了。

  大学育人不只是在课堂上,校园里的一物一景都可能有教化的功能。在湖南大学,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岳麓山风景区有限高的规定。这个道理不是书本上学来的,而是因为校园里最高的建筑——图书馆也只有8层。要知道,图书馆新建的时候可是在1979年,那时候可没太多限高规定。这样的事实摆在面前,就是一种教化,而不是“以前规划重实用、现在规划更尊重自然”的借口能解释的。

  一栋只使用了16年的建筑,就这样被拆了,说不可惜是假的。而由此造成的浪费,也需要有人担责。这里面,有城市规划的问题,也有大学的责任。作为智慧殿堂的大学,应该对保护自然环境有清晰的认知。事实上,上世纪末这个理念在国内外学术圈已经成熟,并不缺少共识。遗憾的是,推动这栋教学楼建设的,还就是大学本身。大学理应比社会多一点前瞻意识,有尊重自然的自觉,但愿这次的拆楼之痛,能成为前车之鉴。(庹新岗)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