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多方合力围猎“野鸡大学”
近日,73所“野鸡大学”被公布在一份“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上,调查发现,这批新曝光的非法大学依然沿用此前手法,模仿正规高校捏造“校名”,仿造正规高校制作“校徽”,抄袭、盗用正规高校的学校简介、校园新闻、校园活动等内容来伪装成自己的“学校官网”等。(光明日报 5月25日)
从手法看,“野鸡大学”并不高明,甚至没有“创新”之处,但其依旧茁壮生长。“野鸡大学”之所以有生长空间,是其钻了法律、制度的空子,也表明其存在消费市场。如何让其失去生存空间,就需要多方合力,精准围猎。
首先,教育、工商、公安、网信等监管部门应明确职责,多方联动,多管齐下,严格监管,将“野鸡大学”扼杀于萌芽状态。一方面,对媒体曝光的“野鸡大学”,监管部门要予以及时打击整饬;另一方面,对于还处于“潜伏”状态的“野鸡大学”,监管部门要将监管的触角前移,主动出击,揪出“野鸡”。教育部门要定期公布最新的正规高等学校名单,通告虚假大学的黑名单;工商部门要坚决查处取缔无证经营、虚假宣传的非法大学;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涉嫌诈骗犯罪的虚假大学,并追责到底;网信部门要严控域名注册、及时封杀非法大学网站、切断其信息链接。多方监管要主动出击,重拳打击,让“野鸡大学”无空可钻。
其次,媒体即要发挥好监督作用,严把入口关,去教育部门审核宣传对象的招生资格和办学资质,杜绝“野鸡大学”线上线下的广告或推广,让其失去宣传平台。网络信息平台应坚守道德底线,把对用户善意摆在对广告主善意前面,不要把“野鸡大学”当成“金凤凰”推送给公众,以免误导公众的选择。传统媒体平台应严把资质关,杜绝非法大学通过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或者纸质产品宣传推广。各种媒体包括自媒应主动担当“朝阳群众”,检举揭发、张榜公告,让“野鸡大学”无藏身之所。
最后,家长和考生要增强辨别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到教育部门和学校去咨询和核实相关信息,通过正规渠道报考正规大学,断绝“野鸡大学”的“粮草”。考生和家长要实事求是,不要盲目崇拜学历,不要偏信潜规则,不要因为虚荣心而被“野鸡大学”“高大上”的校名蒙蔽。家长和考生要仔细辨别、认清现实、实事求是,既不要被“野鸡大学”光鲜的外表所蒙蔽,更不能因虚荣 “主动被骗”,让“野鸡大学”失去市场。
对于“野鸡大学”要标本兼治,既需要多方合力的“围猎”,也需要断其“粮草”、消除“学历崇拜”的土壤。
作者: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