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李娅:品味杨绛先生的“清茶之香”

2016-05-27 13:41:00 来源:荆楚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港媒称,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25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确认了这一消息。至此,杨绛与丈夫、独女已先后走完人生路,她笔下的“我们仨”悄然谢幕。(5月25日参考消息网)

  杨绛先生的女儿钱瑗曾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所谓“文如其人”,杨绛先生本人也如一道清茶。不论是贤淑地“相夫教子”、亦或是深厚的文学造诣、还是长久的淡泊名利,杨绛先生身上淡如茶的态度和香如茶的味道都让亲人、朋友、旁人感到舒适、敬佩和羡慕。

  品味先生的“最美爱情”。青年男女们都羡慕钱钟书与杨绛之间爱情,因为他们在“我没有订婚”与“我也没有男朋友”之间演绎着一见钟情的浪漫,在“才子佳人”与甘愿做“灶下婢”之间演绎了过半世纪的情缘,在“蔚然而深秀”与“最贤的妻子,最才的女”和之间秀尽了夫妻间的恩爱。如果说爱情是上天给予人们的礼物,那么钱钟书与杨绛的相遇一定是上天的安排。只是除此之外,他们能将爱情演绎得如此完满,世人更愿意相信这源于杨绛对丈夫相濡以沫的相守、甘愿做“灶下婢”的付出和舍命保护丈夫手稿的惊人胆识。正是杨绛先生对丈夫这份难得的守护和扶持,才越发让人敬佩。

  品味先生的才华横溢。“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不仅是国学大师钱钟书心目中的妻子,也是世人眼中最真实的杨绛先生。杨绛先生作为“最后一位称呼先生的女性”,她在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从来没有忘记对文学、对艺术的追求。对文学、文艺的深深爱恋和浅浅追求,让杨绛先生既可以陪丈夫游学、和丈夫对坐读书,也能翻译《堂吉诃德》,创作《称心如意》、《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哪怕百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出版新书《洗澡》的续作《洗澡之后》。如果说文字是杨绛先生的事业,那么她对文字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负才女之称的文学成就,着实让人们敬佩。

  品味先生的淡泊名利。杨绛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却一生淡泊名利,恬静温润。杨绛曾在自己百岁寿辰时感言:“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随时准备回家。”确实,杨绛先生做到了“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她生活极其俭约,一张纸连背面还要再用一次,却将自己和钱钟书攒了近千万的稿费捐给清华大学“好读书”基金会,而且为了不让别人给自己过生日,她可以选择躲进医院。用杨绛翻译英国诗人兰德诗作《生与死》中的几句话来描述她的淡泊名利,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杨绛先生这份对名利的“不屑”很是难得。

  杨绛先生就如一道清茶,温润淡雅、芳香沁人。如今斯人已逝,但芳香永存。惟愿“杨绛先生一路走好,终与钱老阿瑗(其女)团聚,无需再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作者:李娅

责任编辑: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