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让博物馆“活”起来

2016-05-19 15:57:00 来源:南方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许多博物馆照例会举办贴近市民的开放活动,社会各界也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于博物馆。但在其他时间,博物馆离公众的文化生活还很远。即便一些人到了博物馆,也更多是拍照证明“到此一游”,而不是领略文物的文化魅力。

  从1905年中国人自办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始,中国博物馆的数量逐渐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场馆建设也越来越恢宏。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4692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在展示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提高公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博物馆存在的最大意义。晚清著名思想家王韬在游历大英博物馆后曾写道:“英之为此,非徒令人炫奇好异、悦目怡情也。盖人限于方域,阻于时代,足迹不能遍历五洲,见闻不能追及千古;虽读书知有是物,究未得一睹形象,故有遇之于目而仍不知为何名者。今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于礼拜一、三、五日启门,纵令士庶往观。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用意不亦深哉。”放到今日,仍然属远见卓识。

  中国是世界博物馆大国,免费开放的场馆已占到总数的85.5%,但是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却不高。据统计,全国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的总数约7亿人次。也就是说,国人平均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一些欧美国家的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怎样才能吸引更多人走进来?这是大多数博物馆面临的现实命题。长期以来,不少博物馆“以物为本”,把博物馆当藏宝场所,比的是谁的馆藏更丰富。但是,博物馆的更大作用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用这些馆藏资源传播文化,让公众记住历史。因此,博物馆还要“以人为本”,更关注公众需求,更重视观众的体验和感受,让博物馆真正“活”起来。这是博物馆的应有之义,也是文化惠民的应有之举。在去年国务院公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已经明确规定博物馆肩负着教育功能,不仅要收藏、保护、研究,还要向公众进行展示。

  虽然博物馆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但不可否认的是,展陈方式陈旧呆板、讲解说明晦涩无趣的情况仍屡见不鲜,让不少人敬而远之,甚至畏而远之。如何提升“用户体验”,让博物馆“活”起来?答案只有两个字:创新。恰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言:“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也正是基于创新,人们在故宫淘宝官网中才可以看到朝珠耳机、帝后娃娃、内连升布鞋、朱仙镇木版年画等各式各样的文化创意产品。这一方面让以往“高冷”的故宫变得有亲和力,另一方面故宫也换一种方式延伸了展览和教育功能。目前,“数字博物馆”、二维码导航、语音编码查询、虚拟展厅等已经进入到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中。通过这些创新方式,博物馆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激活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成为更多惠及群众的公共文化场所。

  中国博物馆已经走过110年的历史,现在也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必须用创新钥匙开启通向未来的大门。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一份文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要旨就是深入发掘馆藏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利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未来,希望越来越多博物馆在创新中“活”起来,也期待走进博物馆成为更多人的文化习惯。(丁建庭)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