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洪波:器官转运需要更多法律和制度保障
19时20分飞机准时从杭州起飞,20时31分提前降落武汉,从天河机场到武汉协和医院,32公里一路绿灯,只用了18分钟……5月8日晚,一颗宝贵的心脏,从杭州成功运送到武汉。(5月9日荆楚网)
快速通关,交警开路打通“生命通道”,器官越是早到,移植效果越有保证。两地联手,医院、航空公司、机场、空管、交警大队、媒体等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为了一颗心脏的跳动上演“生死接力”。心脏供体的保存世间仅6小时,超过这一时间赶不回来,供心浪费了不说,移植患者的性命也危在旦夕。
捐献器官转运有了绿色通道,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畅通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流程,减少器官浪费。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是指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获取人体捐献器官后,为缩短器官运输时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的快速、有序的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措施。人体器官移植,手术十分不容易,但倘无器官供应,移植手术则成了无米之炊。不能每次遇到紧急事态都“从零做起”,要将经验积累和业内交流进行结合,逐步形成具备指导性的行业操典。
“绿色通道”规定的出台,为器官的转运和手术提供了有利保障。航空、地面交通、媒体及医院等与器官运送相关的单位,应尽快建立一种更密切、稳固的应急保障机制,确保一旦有器官需要运送,只需一两人出面协调,就能打通所有运送关节,从而为器官的高效转运建立一种常态化、便捷化的保障机制。借鉴国外经验,机场方面有一套专门的器官转运标准和程序,实现器官运输专事专办,这样才能避免背负不必要的道德包袱。既然是绿色通道,就应在保障登机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器官顺利登机。
分秒必争的转运中,容不得一点点失误。转运流程有了法律和制度保障,能最大限度避免活体器官因长距离转运而失效的问题,有望实现捐献器官的“零浪费”,挽救更多的生命。“生命的接力”需要民航、高铁、高速交通等部门通力合作、无缝对接,建立一套器官转运流程,为器官转运建立了一条爱心绿色通道,有了这样一条绿色通道后,许多人命关天的事,就无需“特事特办”了。
作者:水洪波
- 四问安徽怀远,遗体器官“假捐献”案2019-08-16
- 融入他人的生命,让自己变强大2019-07-22
- 严打器官买卖中“罪恶的手术刀”2018-12-03
- 别让器官捐献卡在“后顾之忧”上2017-04-01
- 跨越新春的生死“器”约温暖一座城2017-02-09
- “活摘器官”是一个弥天大谎2016-10-18
- 毛开云:为新婚纪念日捐献器官的新人点个赞2014-04-13
- 反对国企“官化富化”2013-11-04
- 不合情理的善款转捐伤人心2013-07-16
- 善举须防挟器官以“索捐”201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