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我不是局长”背后是亟待提升的为官素养

2015-11-24 10:2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刘朱在办公室面对媒体记者时否认自己是局长引发舆论广泛批评

刘朱在办公室面对媒体记者时否认自己是局长引发舆论广泛批评

  原标题:“我不是局长”背后是亟待提升的为官素养

  本报记者 李雅娟 白皓《中国青年报》(2015年11月24日03版)

  贵州省贵阳市11月23日发布消息称,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刘朱被免职。免职消息称:贵阳市委、市政府近日研究决定,对保障房因配套设施滞后导致不能如期竣工投用问题启动问责程序,对决策科学性、决策规范性、落实不到位和职责不担当等进行责任追究。

  此前,媒体曝光了贵阳市保障房因配套设施滞后导致不能如期竣工投用的问题。

  与此同时,刘朱在办公室面对媒体记者时否认自己是局长引发舆论广泛批评。报道视频中,记者到贵阳市住建局采访保障房投入使用情况,在局长办公室见到一个身穿白衫黑裤子的中年男子,便询问他是不是局长,中年男子立即回答,“你们搞错了,我不是局长,我就是过来看工作图的”。随后,记者查阅官方网站发现,这个中年男子正是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刘朱。

  尽管在官方通报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刘朱的免职是否与面对媒体说“我不是局长”存在关联,但11月22日贵阳市政府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贵阳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安九雄明确表示,刘朱在接受媒体采访过程中存在隐瞒真实身份、不主动配合、态度不好、方法不当等问题,贵阳市政府已对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刘朱本人作出了深刻检查。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从这一事件中看到了官员对媒体的畏惧。他发现,很多官员害怕面对媒体,生怕说错话。

  张志安说,官员面对媒体,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躲避、抗拒、拖延、开放、配合,“前三种,其实都是官员不愿信息公开、不愿接受监督的表现。”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十八大以来,官员面对媒体总体的状况有所好转,但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如有些官员愿意“抛头露面”,喜欢说大话;有些官员害怕和畏惧媒体;有的官员对媒体选择欺骗和隐瞒,“话到嘴边留三分”,甚至还有一些官员对媒体爆粗口。

  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的分析则一针见血:“这说明他的基本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观念出了问题。”在王旭明看来,如果一个官员连起码的诚实都没有,公众就有理由认为他经常撒谎。

  王旭明认为,“我不是局长”的事件还折射出一个问题:即官员不知如何应对媒体,除了躲避,不知该如何接受和拒绝采访。

  敢说话的官员经常惹争议,“倒是不说话、言辞谨慎的人得的好处比较多。”王旭明说,久而久之,大家就学“乖”了。

  官员和媒体之间,怎样的关系才算健康?

  竹立家说,官员在面对媒体监督和追问的时候,应该坦诚以对、回应质疑,并作出理性的回答。

  在张志安看来,官员应该积极地与媒体沟通,如果有错误,就先承认,总之以“积极主动”为基调。“另外,官员应该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当众演讲的能力等多种素养。”

  王旭明觉得,记者与官员之间,最好的关系是朋友关系,其次是工作伙伴关系,最差也应是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合作关系,总之,绝不应该是敌对关系。

  作为曾经的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给官员提了几个建议:首先应该提高个人修养,学会如何做人;其次,了解媒体运行模式,对媒体“有点感觉”;第三,如果以上两条都做不到,应该考虑建立更加健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让专业人士来应对。

  本报贵阳11月23日电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