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制造“世界级闹剧”
前不久,江苏扬州斥资十几万元制作一份重达4192公斤的“最大份扬州炒饭”。但有媒体报道称,这份巨型炒饭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后,被当作垃圾处理或运到了养猪场喂猪,舆论为此一片哗然。随后,吉尼斯纪录官方宣布该纪录无效,理由是涉嫌浪费粮食。
原本想制造一则“大新闻”,结果却没有得到吉尼斯纪录官方的认可,无异于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从媒体和网友的评论来看,主流舆论对这种砸钱冲击世界纪录的做法,也普遍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值得我们琢磨的是,有关方面当初策划这个“最大份扬州炒饭”活动时,究竟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态?
“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个称号,听上去似乎是一种很风光的荣誉,但只要检索近几年的相关报道就知道,它在中国几乎已成为“闹剧”的代名词。早些年,中国人多次用“人海战术”创造各种无聊的记录,已经饱受诟病;近几年,中国人又开始靠各种“巨无霸”冲击纪录,比如沈阳的“世界最大元宵”、北京“世界最大冰淇淋蛋糕”、景德镇的“世界最大陶瓷皮鞋”、长沙的“世界最大剁椒鱼头”。
中国人热衷于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归根到底源于一些人对“世界第一”的痴迷。这种非理性行为,生动地折射了一些中国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有“诺贝尔奖情结”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诺贝尔奖显示的是一个国家在物理、化学、文学等领域的成就。但耗费巨大人力财力冲击各种奇葩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除了给世界增添一点笑料,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积极意义。
在全球化浪潮中,一些地方政府试图寻求世界认可是无可厚非的,但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就目前中国发展的强劲势头来看,只要我们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国际舞台上一定会有我们展示的空间。相反,太过急躁地追求某些荣誉和奖项,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让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形式主义和浮夸风的氛围之中。
尤其要指出的是,随着中国创下越来越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绝大多数民众都已经认清了这项活动的闹剧本质。无论是某些商家想靠这个噱头来制造话题,还是一些地方政府想借此进行旅游营销,都很难起到正面效果。事实上,与“最大份扬州炒饭”类似,近几年很多吉尼斯世界纪录赢得的都不是掌声而是骂名。
有鉴于此,对于“吉尼斯世界纪录”之类的虚名,地方政府要有清醒的认识,别再急功近利地制造“世界级闹剧”。如果真想博得好名声,与其以行政手段动员社会资源来冲击某些“世界纪录”,倒不如扎扎实实地多给百姓做实事。(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