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钱江晚报:不管中药西药,能治病就是好药

2015-10-08 15:43:00 来源:钱江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因为屠呦呦的获奖,“中医”再度成为一个热词。有记者问诺奖评委员会成员汉斯:“能不能说这是你们第一次颁奖给中医?”也有人撰文探讨:屠呦呦获奖,是不是传统中医药的胜利?按照中西医之别,我们甚至可以问“青蒿”:你是中药,还是植物?用植物学眼光看,就没中医什么事了。

  这些问题背后,是多年来的中西医之争,其中有理论之争,也有门户之见。屠呦呦在国外评价很高,获奖多多,但据知情者透露,屠呦呦在国内,在本单位很受冷落。有人指出,对屠呦呦的获奖,中医科学院的态度也颇为矛盾,屠的成果一方面能为中医科学院争脸,为中医争光,但屠呦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超出了传统中医范围,不是“中医特色”,对传统中医理论和“特色”又是一种“威胁”。

  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学科要发展,“学科思想”、“学科特色”不应是封闭不变的,应该是动态的,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这样的应用性“学科”是为社会服务的,对社会来说,不管西医中医,能治病才是良医;不管中药西药,有疗效才是好药;学科的最大的合法性、生命力,是由其社会价值决定的。有价值的学科理论、学科特色,不用担心它会消失。

  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奖时,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说:“人类药学史上,像青蒿素这种缓解了数亿人的疼痛和压力、挽救了上百个国家数百万患者生命的科学发现,并不常有。”看来夏皮罗教授的价值观也是患者至上,生命和健康至上,而不是学科特色至上。不囿于门户之见,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寻找自己的研究之路,这方面,最好、最生动的范例,还是屠呦呦本人。她读的是北大医学院药学系,是“西医”;但是她又对中国传统医学很感兴趣,她选择读生药学,就是为了能从传统医药中吸收养分。她想到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就是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启示。但是,提取青蒿素直至该新药的研制成功,又是“西药”的制造方法。青蒿素是“中西合璧”的成果。

  因为文化传统的隔阂,西方一直不了解中国的传统医学,甚至不无偏见,中医走向世界阻力重重,收效甚微。今天,却因为一个学“西医”出身的屠呦呦的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医”的价值,这给人什么启示呢?科学不应有门户之见。划地为牢,自我设限,只会削弱“学科”的科学性——屠呦呦获奖,最大的意义,或者说启示,是否在这里?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刘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