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别再和景点门票谈感情了!

2015-09-07 16:50:00 来源:中青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中秋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来临前夕,多个4A、5A景区传出涨价的消息,有出游计划的人们大呼扫兴。日前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发出倡议,号召5A、4A级景区带头不涨门票价,国家旅游局表示不赞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快。旅游行业专家表示,不可笼统批评景区价格上涨,呼吁建立起透明、公开的门票形成机制。(9月6日中国新闻网)

  你跟景点讲“心”,景点跟你讲“金”。对话不在一个频率上,最后还是人家说了算。3年大限一过,铺天盖地的“涨字诀”就像解除了封印的洪荒之力,又要在景区门票上秀功夫了。湖北省利川大水井景区门票由50元涨至65元;福建清源山主景区门票从55元调整为70元……憋了3年,一大波景点票价摩拳擦掌。至于涨价的理由,一个个的,比《三体》更富想象力。

  中国景区票价全球领先,这让“三年禁令”情何以堪?不过,所谓号召高级别景区在门票上“高姿态”,这相当于食安监管对“暗黑后厨”说,煲汤要走心,要把虐你千遍的食客,待如心思旖旎的初恋。然而,真的,这并没有什么用。例证就是——在宣布即将涨价的景区中,个别景区还入选了国家旅游局2015年5月刚刚公布的“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可见,选择涨价,还是选择一朵小红花?这个问题除了说明命题者的智商短板,这对市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选择障碍。

  苦口婆心的话说多了,我们自己都嫌烦了。比如大家经常拿杭州西湖举例:2002年始,西湖的某些景区向游客24小时免费开放。到2012年,西湖总计取消了130多个景点门票,占景点总数的70%以上。不过,西湖有个著名的“241算法”:只要每个游客在杭州多逗留24小时,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一句话,免费有免费的辩证法。舍小利,得大益。

  这些道理,听起来有理,实质还是在“景点公司化”的逻辑上绣花。这就像在公立医院过度市场化的年代,我们绞尽脑汁地在医疗基本需求与医院生存困境中迂回踱步——要在错误的方向中,找到正确的线路,实在太过勉为其难。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国内旅游市场越发供不应求。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旅游业逆势上扬,国内游人数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9.9%;拉动旅游消费1.6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第二,国内旅游景点,尤其是自然人文景点,基本是个定量。按照市场供需规律,涨价是必然。眼下的景点,尤其是4A、5A景区,基本是公司化、市场化,这个时候,如果用脚投票的力量无法起作用,门票涨价永远是最便捷、最偷懒的选择。如果说得再明白一点,今天你是掏钱的游客,一旦你摇身成了景区管理者,涨价也是你不二的选择。

  新医改的一大亮点,就是给在市场化路上狂奔许久的公立医院,套上了公益的缰绳。在“大致100万人拥有一座4A级以上风景区”的当下,如果只认交易、不认公益,只谈市场决定、不谈民生权益,这些公共属性的“大好河山”,不成为地方印钞机才怪呢。因此,要当真解决票价上的问题,就别再和景点门票谈感情了。发改委2007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门票价格应充分体现公益性。可如果产权与经营机制上没有公益“加持”,门票价格又如何慈眉善目起来呢?

  因此,景区票价问题,本质是景点权益归属、景区规制深改的历史症结。解决这个问题,公立医院改革倒是个好榜样。(邓海建)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