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给90后创业者一片自己的土壤
有人说,90后是一个迷茫的年龄带。在就业、创业上 ,他们如同“苍蝇人”爬在玻璃上,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可事实证明,总有一些90后会站到镜头前打破这种判断。比如,超级课程表的CEO余佳文就是90后,他去年在央视《青年中国说》中亮相,许诺将拿出一个亿分给员工,并因此走红网络。
然而,在最近央视《开讲啦》的一期新节目中,在谈及“一亿分红”承诺时,余佳文公开反悔,称准备年底搞一个大型的“余佳文认怂会”,表示自己做不到之前承诺的那样,“就算做得到,我也不会去做,我认怂怎么了。”这一表态让素有“红衣大炮”之称的360创始人周鸿祎“发飙”。周鸿祎直指余佳文讲话虚伪,认为作为老板不能忽悠员工。
如果单纯就话语来看,周鸿祎对余佳文的批文无可厚非。而从纵向来看,每一代新人都会被前人打量。似乎,90后自出生以来口碑就不佳。他们偶尔做出的行为,能让60后头疼,能让70后无语,能让80后叹服。而今,这个群体已经混入职场,“不被看好”当然在所难免。有人力资源专家就说了:70后是固态,80后是液态,90后是气态,他们飘忽不定,奇葩难管。余佳文作为少有的90后CEO也没逃离类似的刻板印象。但从相关信息来看,余佳文说的和做的可能不一样。因为,如果余佳文是一个不关注自己员工感受的人,只会欺骗员工,那么他的员工一定会离他而去,他的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
其实,余佳文就是90后的一个代表。90后具备分辨率极高的AB两面,常常“言不由衷”。比如,他们常说,“为什么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用才华来征服世界”,但他们中很多人却从未想过要靠脸吃饭。而在行动上,明明一件事做得很好,把长辈都惊呆了,他们却爱故作高冷地说“一般般啦”。
这种表里不一很多时候确实是刻意追求个性,结果让他们在年长者眼里变成了异端。可是,他们确实有自己的活法。他们中有的人勇敢:熊孩子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也有一番大作为。他们中有的人热血:不怕千万人阻挡,就怕自己投降。他们中有的人无畏:败了又怎样,大不了再来一次。他们中很多人较真,往往会问自己:别的同龄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为什么不能做。(敬一函)
- 90后,请勇敢面对自己2019-12-03
- “90后”女副县长,任免都得规范2019-07-26
- “90后行长挂职副县长”,别怪公众挑刺2019-05-22
- 最小的90后都18岁了 我们终于开始抵抗平庸2018-01-03
- 你可能认识了假的90后2017-12-14
- 陷入“中年危机”的90后们, 应该好好想一想“我是谁”2017-04-06
- 只招90后 未必是照顾2016-11-03
- 给出彩的90后更多掌声2016-07-18
- 90后们,请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2016-06-06
- 不要试图给90后贴标签,请平视他们201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