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奈良“锯鹿角风波”折射泼脏水心态

2015-06-24 08:46: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锯鹿角”的传闻一出现,很多人来不及分辨真假就转发和批判,背后仍是“中国人素质低”的刻板印象在作怪

  近日,关于中国游客在日本奈良锯鹿角一事,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先是旅日作家唐辛子发微博称,几名中国广东游客在奈良公园锯鹿角,后又有人举证这是误传——中国游客并非锯鹿角而是在帮助小鹿摆脱婴儿车的纠缠,是在做好事。消息一出,在中国和日本引起很大反响,而其背后也折射出两国网民的不同心态。

  小鹿是奈良公园一景,锯鹿角本是奈良公园的传统活动,锯掉鹿角是为了避免鹿在发情期伤人。日本天皇夫妇曾亲临观摩,记者也有幸观看过勇士逐鹿、锯鹿角等场面。不过,这些锯鹿角活动的关注度,似乎都比不上此次“锯鹿角事件”。

  23日,日本雅虎网站转载了专门报道中国的record China网站的消息,在国际新闻的中国消息栏目里明确澄清,网传中国游客在奈良公园“锯鹿角”,属于误解。不过,令人深思的是,在新闻刊出后,日本网民对此事的评论依然不乐观。

  我们看几条评论:“鹿角是中药吧,虽然不知道详情,但是对中国来说,是觉得宝物在眼前走吧?”“中国人给人留下素质低的印象很深,所以也没办法。”“也许这是真的,不过说起中国人,总是让人用怀疑的眼光看。”“也许是想吃鹿吧?”“连珊瑚都偷,真相如何呢?”“挂到婴儿车就折断,不可能有这种事情吧?”

  日本网民的这些评论,其实并不难理解。对于那些从心底里看不惯中国人的一部分日本人,“锯鹿角”事件原本是给中国人泼脏水的绝妙好材料,他们是特别愿意相信最初的传闻的。尽管消息很快被辟谣了,这些人心里的偏见仍未消除。  

  实际上,网站舆论如此,日本纸媒对华报道倾向也不容乐观。10年前,中国学者到日本,都会慨叹日本舆论和出版业对华的态度太沉闷;10年过去了,沉闷氛围更甚。在中国一穷二白的时代,日本社会对华心态较平和,不会大力挖掘中国“负面新闻”来凸显自己的优越。但如今日本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是不承认中国的发展,不愿接受中国强大的事实,所以媒体热衷于炒中国的“负面新闻”。

  比如,中国人在日本购物,就经常见诸日本报端和电视。很多中国人或许不知道,日本媒体用的“爆买”一词是很有些贬义色彩的,大意是“土包子没见过世面,见啥买啥”。虽然中国人极大促进了日本的消费,给消费低迷的日本经济带来了活力,但是日本电视台接二连三的专题节目却在披露中国人素质的低下。

  “礼仪低下”也是日本一些主流媒体报道中国人常用的词汇。可以说,日本媒体引领着网民的对华观感,也在满足这些网民的期待。在这种狂轰滥炸下,一些在日本的华人也接受了那些负面标签。所以,“锯鹿角”的传闻一出现,很多华人来不及分辨真假就转发和批判,背后仍是“中国人素质低”的刻板印象在作怪。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日本人素质高,但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游客在海外声誉也一度不佳。记者的日本学者朋友坦承,日本人的素质提高也有一个过程。与日本相比,我们一些出境游客确实存在问题,比如大声喧哗、乱扔乱放、爱扎堆堵路等。不过,如今中国游客已经越来越注重自己形象,相信过去那些负面新闻以及与“锯鹿角风波”类似的事件,会越来越少。(蓝建中 新华社驻东京记者)

责任编辑:罗燕
新闻关键词:鹿角风波脏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