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叫停“小南海”的强硬中趋近现代文明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环保部紧急叫停小南海”、“争议多年的重庆小南海水电站项目已经明确被环保部否决”,在关键词为“小南海”的媒体聚焦中,兴奋与凝重成为同时并存的表情。如果说这是一只靴子的落地,那么,这一定是在历史长河的众声喧哗中艰难落地。
依然有必要对“小南海”进行一番溯源,它是一个水电站的名字。更详尽的描述是,它是一个从筹划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曾经被认为是重庆投资最大、装机规模最大、发电量最大的水电项目。二十多年转瞬即逝,但对“小南海”来说,这一定是波涛汹涌、风云变幻的二十多年:从写入可行性研究报告,到列入地方投资计划;从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战略任务,到进入国家层面的发展计划;从轰轰烈烈的开工奠基,到悄无声息的项目停建,直至近日的被紧急叫停。
根据媒体的梳理,“小南海”这一路走来着实殊为不易,除了来自反对者的抗争外,其本身的问世,就游走在既定政策和现有法律红线边缘,不过,从其后来的“成长”轨迹来看,不仅未受到可能的规制,反而能坚硬地闯过各种关卡,让小南海水电站不但得以上马,而且,其装机规模和年发电量反而一路飙升,成为重庆最大的水电项目。一个在反对者看来“经济效益如此有限,同时威胁数十种动物的生存,并可能导致多个物种的不可逆的损害,中国工程建设史上少有这样的工程”,为什么能够一路过关斩将地顺利上马呢?
“小南海”的上马,当地政府始终扮演着强大的推手角色。为了“小南海”项目的顺利推进,当地政府曾明确提出要“推动农业部与重庆市形成共识,共同做好环保部和专家工作”。我们无从知道“共识”是如何达成,又是如何做好专家的“工作”,颇为吊诡的是,于此之后,本应被守住红线的生态保护区竟被“掐头去尾”,原本充斥火药味的专家论证竟也或直接或迂回地为项目“站台”,这些不正常勾勒出关于“小南海”那些需要想象力的过往。
除此以外,其中一些看得见的硬伤依然显得突兀,比如,即便是通过“掐头去尾”将小南海水电项目所在区域划为生态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但是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有关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再比如,在积极推进项目上马的过程中,不仅未有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程序设定,甚至在按照环评法应对“三通一平”项目进行公示征求意见时,竟然出现了“第一轮公示还没结束就已经出来了环评简本”的粗陋,坐实了环评工作的“要么仓促、要么违规”。
当地政府对“小南海”的青睐有加,有主政官员曾公开表示是看中其“巨大综合效益”,不过,如果对连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都如此刻薄,谁能相信“巨大综合效益”是值得信赖的呢?正如长江环境问题专家范晓所说,当长江水域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张牌的人类,能幸免于难吗?于此而言,那些需要有想象力的过往,以及看得见的硬伤,映射出依然是落于政绩窠臼的过时逻辑——将小南海电站仅仅是作为政府的一项功绩推动的,既抛却了本应恪守的政府伦理,也罔顾了社会公共利益。而由此再来打量“掐头去尾”中的失衡,以及专家论证中的“庸常之恶”,也同样是被此种过时逻辑裹挟下的失序。
环保部在批复中已明确提出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不会再规划和建设任何涉水工程。这让多年争议终于得以尘埃落定,是以强硬的姿态进行彻底纠偏,既是职责范围内的秩序重建,也是治理逻辑的重构—以法治为利器,以公共利益为归依,实现程序和实体正义。于此而言,此番环保部对小南海的紧急叫停,应该成为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一次深刻昭示—以强硬的治理决心和改革智慧,通过秩序的重建,以趋近现代法治文明。
文/高亚洲
依然有必要对“小南海”进行一番溯源,它是一个水电站的名字。更详尽的描述是,它是一个从筹划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曾经被认为是重庆投资最大、装机规模最大、发电量最大的水电项目。二十多年转瞬即逝,但对“小南海”来说,这一定是波涛汹涌、风云变幻的二十多年:从写入可行性研究报告,到列入地方投资计划;从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战略任务,到进入国家层面的发展计划;从轰轰烈烈的开工奠基,到悄无声息的项目停建,直至近日的被紧急叫停。
根据媒体的梳理,“小南海”这一路走来着实殊为不易,除了来自反对者的抗争外,其本身的问世,就游走在既定政策和现有法律红线边缘,不过,从其后来的“成长”轨迹来看,不仅未受到可能的规制,反而能坚硬地闯过各种关卡,让小南海水电站不但得以上马,而且,其装机规模和年发电量反而一路飙升,成为重庆最大的水电项目。一个在反对者看来“经济效益如此有限,同时威胁数十种动物的生存,并可能导致多个物种的不可逆的损害,中国工程建设史上少有这样的工程”,为什么能够一路过关斩将地顺利上马呢?
“小南海”的上马,当地政府始终扮演着强大的推手角色。为了“小南海”项目的顺利推进,当地政府曾明确提出要“推动农业部与重庆市形成共识,共同做好环保部和专家工作”。我们无从知道“共识”是如何达成,又是如何做好专家的“工作”,颇为吊诡的是,于此之后,本应被守住红线的生态保护区竟被“掐头去尾”,原本充斥火药味的专家论证竟也或直接或迂回地为项目“站台”,这些不正常勾勒出关于“小南海”那些需要想象力的过往。
除此以外,其中一些看得见的硬伤依然显得突兀,比如,即便是通过“掐头去尾”将小南海水电项目所在区域划为生态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但是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有关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再比如,在积极推进项目上马的过程中,不仅未有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程序设定,甚至在按照环评法应对“三通一平”项目进行公示征求意见时,竟然出现了“第一轮公示还没结束就已经出来了环评简本”的粗陋,坐实了环评工作的“要么仓促、要么违规”。
当地政府对“小南海”的青睐有加,有主政官员曾公开表示是看中其“巨大综合效益”,不过,如果对连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都如此刻薄,谁能相信“巨大综合效益”是值得信赖的呢?正如长江环境问题专家范晓所说,当长江水域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张牌的人类,能幸免于难吗?于此而言,那些需要有想象力的过往,以及看得见的硬伤,映射出依然是落于政绩窠臼的过时逻辑——将小南海电站仅仅是作为政府的一项功绩推动的,既抛却了本应恪守的政府伦理,也罔顾了社会公共利益。而由此再来打量“掐头去尾”中的失衡,以及专家论证中的“庸常之恶”,也同样是被此种过时逻辑裹挟下的失序。
环保部在批复中已明确提出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不会再规划和建设任何涉水工程。这让多年争议终于得以尘埃落定,是以强硬的姿态进行彻底纠偏,既是职责范围内的秩序重建,也是治理逻辑的重构—以法治为利器,以公共利益为归依,实现程序和实体正义。于此而言,此番环保部对小南海的紧急叫停,应该成为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一次深刻昭示—以强硬的治理决心和改革智慧,通过秩序的重建,以趋近现代法治文明。
文/高亚洲
责任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