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阿里巴巴海外上市引反思 优质企业频“出走”待解

2014-09-19 10:5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美国时间9月19日,阿里巴巴将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筹集资金或超过200亿美元,有望成为美国史上融资额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募股)。

  遗憾的是,面对这场资本盛宴,国内投资者却无法直接参与其中。专家表示,阿里巴巴等优质企业频频出走到海外上市,凸显中国股市之痛,国内资本市场应尽快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国际化,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阿里巴巴无法在内地上市

  在经历过火爆的全球路演之后,阿里巴巴19日将在纽交所正式上市,这也意味着中国股市错失了又一个优质企业,而国内投资者也无法直接分享阿里巴巴的成长红利,不少人因此而提出疑问,为什么阿里巴巴不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中新网记者说,阿里巴巴之所以未在内地上市,主要是因为其无法满足内地上市的标准和要求。

  按照现行《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且应当同股同权。但是,阿里巴巴集团注册于海外,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集团,其特殊的“同股不同权”合伙人制度也不符合上市规则,这就注定了阿里巴巴与A股市场无缘。

  赵锡军表示,阿里巴巴的股权架构难以满足内地和香港的规则,但美国市场相对灵活和简单。此外,考虑到市场规模、技术资源和美国投资者对互联网企业的认同感等因素,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能最大限度发掘它的投资价值。

  据媒体报道,由于市场反应强烈,阿里巴巴IPO发行价区间从60到66美元调至66到68美元之后,仍有传言称其或进一步提高。随着19日正式发行,阿里巴巴极有可能成为美国史上集资额最大的新股。

  优质企业频频赴海外上市

  事实上,除了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新浪等互联网企业均“集体出走”,选择海外上市。诸多优质企业的流失也被看做是A股之痛。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企业的流失,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国内投资人的短视。她表示,由于国内投资人热衷投资“最后一公里”,一些互联网公司创业初期很难从国内获得资金,其获得的风投资金大部分来自境外,而受“境外企业无法在内地上市”规则的限制,这些“外国公司”成长起来后注定无法在内地上市。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对中新网记者说,近期优质互联网公司掀起赴美IPO热潮,一是有些企业缺乏业绩支撑,达不到内地上市的盈利门槛;二是有些企业因为内地上市排队时间比较长,耗不起,担心错过黄金发展期。

  按照现有的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企业上市必须满足盈利条件。拟在创业板IPO的公司,其在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包括“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等。但现实是,一些新型互联网企业在创业初期基本是亏损状态,完全达不到创业板上市的硬性标准。

  此外,“等不起”也是众多企业海外上市的重要原因。以创业板为例,目前在审企业已经超过200家,多数企业审核时间在两年以上,有些甚至长达四五年。

  亟待破解“墙内开花墙外香”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公告显示“如果未来条件允许将积极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赵锡军表示,在国内企业走出去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境下,要吸引并容纳优质企业上市,必须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国际化,提升提高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目前需要做的核心工作。

  左小蕾指出,要避免“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方面,国内投资人应改变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投机心态,沉下心来,寻找发现并投资符合未来新业态发展趋势的创新创业公司;另一方面,应推进开启国际板,允许境外公司上市,当然开通国际板影响巨大,必须在制度设计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优质公司争相赴美IPO,主要和国内资本市场制度的不完善、投机盛行有关。”吕随启认为,要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回归A股,还需要在新股发行体制、监管体制以及投资者保护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吕随启指出,中国股市需要制度优化,应适度放宽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标准,同时推进注册制改革,畅通新股发行通道,在信息披露、运行监管等方面下更多工夫。

  “长远来看,顶层设计优化和运行环境改善后,有利于上市企业找到信心,投资者形成稳定预期,融资方与投资方利益才能得到均衡,上市企业也就不会经常搞一锤子买卖,投资者也不用整天去投机,这样市场才会更加具有吸引力,但这不是短期内能够扭转,需要一个过程。”吕随启说。

责任编辑:鲁珊珊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