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环保硬骨头得有好牙口
环境恶化,“挂牌督办”成为督查利器。每每有“十大榜单”通报时,媒体亢奋,公众引颈,瞧这回又逮着谁了?虽说其中不无看热闹的成分,但心理预期却是共同的:上了环境治理黑榜,就有希望早日得到治理。但是,看到昨日媒体报道的“广东2013十大挂牌督办榜单,4个没完成”,人们的心还是有点凉了。
十大污染治理点,近半“烂尾”,这成绩实在不乍地。虽说,通报称广佛深莞和韶关、汕头6市领导将被约谈,但公众依然有疑惑。2013年的治污未达标,眼下已是2014年6月了,“约谈”还要等到何时?会不会又是表面文章,说说而已?更深层的疑问是,年年都有各级政府的挂牌治污,宣称多少污染点清除了治好了,但如果只是把排污企业“赶走”了事,那么,污染企业成了“排污游击队”,岂不还是“按下葫芦又起瓢”?看看今年一季度的雾霾通报,以往污染较重的珠三角形势好转,但清远、河源、肇庆等传统风景区却超标严重,你就知道,这种担心绝非杞人忧天。
无疑,治理环境污染须动真格,“追责”更要有让责任人“肉痛”的硬举措。在“批评是一团和气”的现实语境下,督导部门的“约谈”实在让人怀疑其实际效应。而且,各级政府是环保的第一责任人,如果追责不能落实到市长县长头上,只拿几个协管员“临时工”问罪,很可能是板子打了一堆人,却没任何声响,也没人真正当回事。
看看这两年的“污染黑榜”,像广石化、汕头贵屿、韶关大宝山矿等,已非第一次上黑榜,是真正的环境治理“硬骨头”。这些老“顽症”,对一般的约谈、通报批评等“常规药”,早已有了“抗药性”。当然,强调客观原因很容易,什么技术落后、资金紧张、地方财力有限等等。可以说,只要容许拿客观做“挡箭牌”,便有永远扯不完的牛皮。谁不知道环境治理要投入,要财政支持,关键是看,地方政府这个第一责任人的政策导向如何!重视环保,把环境治理当作硬指标,再大的困难,就是“王屋山”,也会学老愚公千方百计把它搬走。但若把环保视作软任务、软指标,稍稍遇到困难,就可能畏首畏尾,止步不前。态度决定一切!
只是,日益紧迫的环境形势,却容不得我们“温良恭俭让”,容不得拖拖拉拉,也正因如此,前不久新修订的环保法,才祭出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惩治条款,尤其是对政府监管渎职者的责任追究,包括引咎辞职乃至追究刑责等等。显然,要啃环境治理的硬骨头,监管者自身首先要硬起来,得有好牙口。(阅尽)
- 郑州日报:预算公开“细节”才是硬骨头2014-03-27
- 羊城晚报:汽车尾气非“首恶” 治霾需啃“硬骨头”2014-01-02
- 从严治党就要敢啃“硬骨头”2013-12-25
- 以扎扎实实的举措闯关破难2013-11-14
- 党报:35年发展 我们已有深化改革的一手好牌2013-11-12
- 改革爬坡,从善如“登”2013-11-11
- 改革就要敢啃“硬骨头”201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