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胡匆聪:考试信息泄露难挡的是掮客的“糖衣炮弹”

2014-04-13 15:14:00 来源:荆楚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来,让不少考生头痛的是,随着职称英语考试结束,骚扰电话并没偃旗息鼓。不同于考前的“卖题目卖答案”,新一波的骚扰电话和短信声称提供“改分服务”。“骗子们”能准确说出考生的姓名、身份证号、报考级别、通讯地址、单位名称,这不免让考生感觉担惊受怕。不少考生质疑报名所在网站出了纰漏。而记者致电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却是维护困难、追责不易。(4月13日新华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和互联网。手机本来是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现在越来越成为人们信息传递的一种工具,更成为一些商家推广产品的一种平台。正所谓凡事有其利就有其弊,一些个人信息在为自己事业开山劈路的同时,也在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骚扰的机会。现在,一些手机用户经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要么说自己是中奖了,要么就是推销产品打广告之类的,让人们深感其烦。同时,在人们烦躁这些骚扰电话的同时,也在追问自己的个人信息又是怎么被他人知晓的?

  近日,随着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的结束,一些考生的手机却突然忙碌起来,不断接到一些骚扰电话和短信提示,从骚扰电话来看,骚扰者都能准确的说出考生的各种个人信息,让社会上对报名网站对考生的信息的保密性产生质疑。按理说,现在考生报名都是登陆考试网,在互联网上注册个人信息报名,而在这些网站的后台一般都是由国家招录机关或者相关保密单位负责,只供审核报名考生的资格使用,一般不得对外发布,除非人为因素,外界也很难通过所谓的黑客进入到这个网站。而且一旦这些网站即或是被黑客病毒攻陷,相关部门也会很快发出公告,让人们知晓。而在人们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考生个人的信息被外界所捕获,而且还不是偶尔现象,就只能说明这里面存在一定的猫腻。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再加上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原理,广告就成为了现代社会推销产品的有效形式。而通过近距离的言谈,直接面对面的推销产品的形式,不论是从经济成本的角度上来说,还是从广告的效果上来看,后者都比前者要好得多。在家用一部电话有针对性的向最希望得到这种服务的人群发布信息,其效果肯定就会更加理想。于是,获取这些人群的准确的个人信息就成为了必要的条件,要想获得这些信息,哪些地方有,聪明人一般都知道,如何得到,空手套白狼肯定是不行,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专门为一些商家提供有针对性人群的信息的掮客人群,专门为商家提供他人的个人信息。而一些对考生个人信息有管理权的单位为了从中获取不当利益,与一些掮客商人苟合,上演着权钱交易,达到双赢的目的。

  保障公民个人隐私权是国家法律对公民个人人权的最大维护,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要积极维护网络安全,确保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维护网络安全,既要加强对互联网运营的监管,强力打击网络黑客的攻击,维护网络虚拟社会的正常秩序。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站系统维护人的监督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网络“内鬼”。

  作者:胡匆聪

责任编辑: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