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免签”应在全国推行
漫画/刘 军
“已听写三遍”、“已背诵”、“已预习”……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家长每日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然而近日北京市昌平城关小学、朝阳白家庄小学、农科院附小等部分小学却开始试水作业“免签”。校方称,此举旨在减轻家长负担,增强学生自主能力。但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却对此争议不断。(3月23日《北京青年报》)
对家有学生的家长来说,在孩子的试卷、作文、家庭作业上签字,都不陌生,如果碰巧哪天忘记签字,还可能会受到孩子任课老师的“批评”。“作业签字”,有些家长习以为常,不签反而有些不习惯,但也有些家长为此疲于应付,苦不堪言。正是家长对“作业签字”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所以在北京市一些小学取消这一要求之后,引起了争议。
在笔者看来,“作业签字”这一要求,虽然初衷和本意是好的,但也不能不说,现在各地小学的“作业签字”已走形变味,一些老师在学校把作业布置完了,却把检查学生作业和试卷中是否有错误、有了错误如何订正等责任,都推到了家长的身上。更有甚者,一些老师把语文听写这类作业,也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完成……这已经不单单是让家长检查和订正孩子的作业,而且让家长承担起了本该由老师承担的教学任务。
这么做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家长不但要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解决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来说,还根本无法胜任,只能疲于应付。其次,布置作业、检查作业、订正作业,这都是教育者的基本责任,属于正常教学任务的范畴,现在老师将其部分甚至是全部推给家长,自己当起甩手掌柜,这当然会引起家长的不满,觉得老师这是在“偷懒”,无形中损害了教师的群体形象。最后,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容易让孩子养成对父母的依赖习惯。
所以,笔者认为,即便“学生作业,家长签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不宜“一刀切”,更不宜让家长承担起一部分教学任务。北京市一些小学实行“作业免签”,实际上是学校和老师教育责任的回归,理应得到广大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这样的举措,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苑广阔)
- “144小时过境免签”将带来什么?2019-05-14
- 环球时报:中国护照含金量低,“金”是什么201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