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平:地铁涨价难以撼动市民乘车“刚需”
北京地铁、公交票价预计今年下半年调整。地铁将改变单一票价现状,或按乘坐里程计算票价,拟设立月票、季票等多种票制降低上班族通勤成本。(3月22日新华网)
地铁涨价已经不止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从拟定涨价到现在真的要涨价了,有人抱着喜迎地铁涨价的态度坦然面对,但对于租住在“城外”每天靠地铁“进城”的北京青年们却不是什么好消息。况且,地铁涨价的原因显得有些没有头绪,地铁涨价真的可以缓解北京地铁拥挤的问题吗?
这几年物价猛涨并不稀奇,葱、姜、蒜等餐桌上的配料,涨价再多也很难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但如果大米和白面等主食的价格有了大幅度增长,恐怕很难逃过“民生关”。归根结底,地铁对于北京的上班族来说就好比“大米、白面”,是每天上、下班的“刚需”。
既然是“刚需”,涨价策略就很难缓解地铁拥挤的现实问题,虽然北京地铁网络在扩大、线路也延伸的更长了,但由于北京外来人口的逐年增加,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有数据表示6年的时间里,北京公共交通乘车率增加了66%,可以核算成70亿人次,其中地铁占40%。
依靠乘坐地铁上、下班的城市不止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有着发达的轨道交通,从这些城市地铁票价的横向比较来看,北京地铁从最近的400米到88公里不分远近一律2元确实是“铁地皮”了,但那些按乘车距离远近收费的地铁在“早高峰、晚高峰”不也依然很拥挤吗?票价提高不会影响人们既有的正常出行计划。
相比之下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是,北京地铁客流中长距离占有率要远远超过短距离运输,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北京城区昂贵的房价和“北漂”一族艰难的打拼过程,低廉的房租才是他们的首选,宁可把时间浪费在地铁上,也不愿意把收入投资到住房上。
只要房价没有降、“北漂”梦还在、地面交通依然“堵”,单纯依靠地铁涨价,拥挤的乘车状况很难得到彻底解决,这些硬性条件决定了“北京人”乘坐地铁出行的“刚需”。但在涨价背后喜人的是,周票、月票、季票等多种为不同频率乘车人订制的优惠购票方式,笔者和大家一样期待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
作者:杨丹平
- 换位思考,向地铁不文明行为说不2019-10-29
- “女性车厢”高峰时段劝离男性,解决不了“执行难”2019-09-11
- 对乘地铁不文明行为就该信用惩戒2019-04-26
- 地铁站禁用楼盘命名应成城市共识2019-03-22
- 苏州地铁2元进站,较真推动进步2018-12-18
- 移动支付背后的安全隐忧不可忽视2018-10-31
- 走“钢琴楼梯”迈出文明健步2018-08-07
- 地铁野蛮施工,公共工程更要筑牢安全防线2018-07-13
- 必须追究地铁野蛮施工的责任2018-07-13
- 大妈地铁怼女孩竟是炒作 谁激化了代际冲突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