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一辈子全心为民最珍贵

2014-02-13 11:09:00 来源:国际在线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莲花县坊楼镇南陂小学原校长龚全珍当选。当晚,央视播出了颁奖盛典。盛典宣读了给龚老的颁奖辞:“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这是今年“感动中国”给予获奖人龚全珍的颁奖辞。透过诗歌一样的颁奖辞,我们感受到龚全珍老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和大众的高度褒奖,而她的行为也如同她本人的名字一样诠释了一个最朴素和简单的道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全”心为民一辈子最“珍”贵。

  龚全珍老人年少时期就参加革命,后来和开国将军结为伉俪,她本可以在高官夫人的位置上享受优厚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她在1957年毅然和丈夫甘祖昌同志回到江西莲花县老家扎根山区当个农民。其实无论是开国将军甘祖昌还是龚全珍老人,他们当时的这个让人惊诧的辞官归故里的举动,一定是遵从了他们内心的召唤和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才能够做出的,不然纵使急流勇退,也大可到干休所退休养老,而不用回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来生活。

  除却对高官厚禄、优越生活的淡然,更为可贵的是龚全珍老人在回到老家后也从来没有以老革命和高官夫人自居,而是顺应时代需求,全心全意的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严格标准来要求自己,从1961年在老家任小学校长投身家乡教育,半个世纪以来,龚全珍用另一种不同于革命战场血与火的拼杀的人生坚韧,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人生,并且又一次给世人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人格和党性标杆。

  龚全珍老人身上除了有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守的高贵品质,还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不断追求自我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努力和追求。无论是办学校投身教育,还是社区文化建设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帮助社区居民发家致富,甚至是用并不是那么多的退休金帮助孤寡老人、失学儿童,龚全珍老人在社会变迁的大潮中,始终做到有为,敢为,及时作为,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的同时,又能跟上时代大潮,更新思想,不脱离时代,不摆老资格,不板起面孔教育人,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点尤为可贵。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龚全珍老人认为一辈子做好事也不难。

  她每天都会检查自己一天中干了什么事情,做的事情对人民有好处没好处,并且用这个方法来不断纠正自己的“好逸恶劳”——方法很简单,道理很朴素,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龚全珍老人之所以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去坚持和检视自己,努力践行群众路线,根本的内在动力还是她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不论官职高低,都要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才能将党性原则以及奉献精神坚持做到最好,努力践行到极致,无怨无悔付出至人生终点。这是共产党人最可宝贵也是人民群众拥护的最根本的原因,所以,龚全珍老人的事迹必将感召更多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而龚全珍老人淡泊名利和对党的事业理想的不平凡坚守,也必将成为党员干部效仿学习的榜样。龚全珍老人用自己一辈子坚持做好事的韧劲,写就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姜纶)

责任编辑:鲁珊珊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