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敷衍的“王八”是语言暴力更是服务缺失

2014-02-13 11:08:00 来源:羊城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重庆市赵先生和朋友一同到通卡公司营业厅办理公交卡。在柜台前填表时,赵先生发现,贴在窗口上的申购示范单上,姓名栏和申购人签字栏中竟然都写着“王八”二字。赵先生心生不快,向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回答:“就是闹着玩的,随手一写,不用那么当真吧。”

  公交卡申领示范单作为供用户借鉴的样本,规范性和严肃性是其应有的成色。非人格化的“王八”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上面,显然是一种行为偏差。“王八”的语言暴力,有侮辱顾客的嫌疑,让乘客对公交服务产生不满情绪。在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王八”显然触碰了顾客关于权利的敏感神经。

  更让人诧异的是,面对乘客的利益表达,工作人员轻描淡写地用“闹着玩”来进行回应——面对工作失误,工作人员并没有真诚地向顾客表示歉意,也没有及时地“亡羊补牢”,反而倒打一耙,怪顾客过于较真。在身份社会逐渐向专业社会转型的当下,工作人员的行为显然背离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伦理。

  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暴力屡见不鲜。不论是“人不如狗”的高高在上,还是“不好好读书就会扫大街”的含沙射影,抑或是“王八”的敷衍塞责,语言暴力也是观察社会心态一个有价值的窗口。“王八”申领示范单的出现,追根溯源,在于一种“对上不对下”的形式主义。

  办理公交卡本应遵循便民、利民的原则,却由于语言使用不当、细节考量不周,让顾客心生不快,显然是“本末倒置”。更为关键的是,面对顾客的利益诉求,工作人员并没有敏感的反应能力,而是无动于衷地“踢皮球”。低俗粗糙的“王八”,暴露出少数工作人员在服务理念、价值排序和人文关怀上的淡漠和缺失。

  这边厢,是顾客设身处地的尊严和权利考量;那边厢,是工作人员不以为然的推诿、卸责。“王八”申领示范单从表面上看是工作技巧的不足,从本质上则是工作理念的偏差。说轻一点,是工作人员马虎、大意;说重一点,是工作人员麻木、冷漠,对事关顾客切身利益的细节缺乏“换位思考”的意愿和能力。就此而言,“王八”申领示范单也是一种互动裂痕,加剧了工作人员和顾客的距离感和隔阂感。

  一个旨在让劳动者“活得更有尊严”的社会,普通老百姓应该在公共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同。更新服务理念,在语言上少一些排斥,在细节上多一些温暖,让消费者感受到公共服务的善意,让民众体验到社会文明的美好,才是时代发展的应有方向。(杨朝清)

责任编辑:鲁珊珊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