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苑广阔:别以“钱眼”衡量回家过年

2014-01-16 09:55:00 来源:现代金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回家过年就意味着各种开销,面对着迟迟不愿“鼓”起来的钱包,你还敢回家么?近日,媒体展开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57%的网友表示,春节如果回家,最害怕赚钱太少不够用。那回家到底要花多少钱?近八成的网友表示,自己过年回家的花费已经超过了自己一个月以上的收入。(1月15日《羊城晚报》)

  再有半个月就是农历新年了,“回家的诱惑”让人无法拒绝,对亲情的渴望令人无比期待,但与此同时,“回家成本”也成了网友们热议的焦点话题。媒体的这份问卷调查显示,有高达57%的网友表示春节回家最担心的就是赚钱太少不够用;而高达八成的网友表示自己回家过年的花费已经超过自己一个月以上的收入;更有15%的网友感叹“回家一次,损耗半年”。

  其实网友们计算“回家成本”的心理,是大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更何况回家过年期间的有些支出是必须的,并非是可有可无的,比如说来回的路费。但是在笔者看来,当网友们对回家一次要花多少钱过于关注,并因此感觉忧虑重重、压力山大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以经济眼光衡量“回家过年”的窠臼,并不值得提倡。

  别只以经济眼光衡量“回家过年”,首先需要我们自己克服攀比心理,好面子的心理。其实很多过年期间的花销,都不是必须的,都是在一种互相攀比和面子心理下才花出去的。比如很多网友反映过年期间给家中一些亲朋好友孩子的压岁钱,是一项很大的开支,但是压岁钱这个东西,并没有人规定一定要多少,你经济能力好,就多给点,经济能力差,就少给点。如果你明明经济能力一般却非要和经济能力好的人攀比,导致荷包不堪重负,那又怪得了谁呢?实事求是,客观务实,自己的荷包不累,心里也才能不累。

  其次,别只以经济眼光衡量“回家过年”,现在的年轻人在外工作打拼真的不容易,能够出人头地衣锦还乡者终究只是少数,所以作为他们在老家的亲朋好友,也别只以他们事业的成败、收入的高低来衡量他们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更不能指望着他们能给自己买多么贵重的礼物,给自己的孩子多少压岁钱。那样不但会导致亲情友情的变质变味,也会让他们不堪重负。其实只要他们平安回家了,只要他们来看望你们了,那就是一份难得的心意,值得珍惜的情感。

  我们千里迢迢、舟车劳顿的“回家过年”,终究还是为了亲情,为了团聚,而不是为了炫耀物质,索取金钱。苑广阔

责任编辑:方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