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们不妨学学邵逸夫怎么“花钱”
邵先生去世后,网上一片缅怀之声,这不仅因为老先生具有传奇般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他在公益事业上的付出,他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帮助他人的善意,赢得了大家的感谢和尊重。
“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这是邵逸夫先生的一句名言。现在斯人已逝,但遗风余泽将长久存在。当然,这不仅包括邵氏基金为世界各地教育、医疗等福利事业的巨额捐赠,他还留下一笔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
在邵逸夫的一生中,有两件事可以说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努力挣钱、努力捐钱。他白手起家,创建了巨大的影视帝国,晚年又捐出巨资支持公益。说实话,做到前者并不容易,尤其是功成名就后仍然兢兢业业几十年,少不了强烈的事业心作支撑;而实现后者更为艰巨,因为这不仅需要经济实力,还要有极大的胸襟和气度。7日邵先生去世后,许多网友晒出自己母校的“逸夫楼”,网上一片缅怀之声,这不仅因为老先生是个影视大亨,具有传奇般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他在公益事业上的付出,他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帮助他人的善意,赢得了大家的感谢和尊重。
这些品质,我们从卡内基、比尔·盖茨等人身上也看到过。国外的现代慈善比我们先行一步,捐资被视作财富二次分配,平衡阶层差距、打破利益固化。“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等理念已经得到相当数量民众的认同,一些富裕阶层的人也早已经开始亲身践行。相比之下,华人世界这样的知名典型却并不多见。在国人的印象里,对钱财能潇洒放手的人凤毛麟角。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有的已经在考虑退休事宜。对他们而言,“赚钱后干什么”似乎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因为多数人是采取代际转移的方式传承财富。当然,合法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捐款也属于个人自愿行为,不能用道德或其他因素去强行绑架,但现实情况多少说明,在许多人眼中,财富只是一种权力,并不代表社会义务。
更遑论有些人富裕之后一身暴发户做派,形成了“土豪”财富观,对他人一毛不拔,对自己挥金如土,生活方式腐化、堕落,甚至凭借既有资产进行不正当活动。可以说,为富不仁、为富不端,不但使财富这一重要资源无法实现价值,还歪曲了社会风气,激发出新的矛盾。一些民众“仇富”情绪的产生,或多或少与此有关。
当然,看待问题要有历史的眼光。无论怎么说,中国的现代企业家是一个正在成长、成熟的群体,他们价值观、财富观的改变具有非常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即便比尔·盖茨、邵逸夫这样的人,成为“慈善富豪”也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我们期待,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随着慈善事业运作方式的进步,邵逸夫式的财富观能得到更多人的响应,未来能有更多具备条件的人捐出物质财富,传递向善理念,收获精神愉悦。本报评论员 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