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还想要加班费?那就离“炒鱿鱼”不远了

2013-12-18 14:21:00 来源:羊城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调查报告称中国近半雇员加班无补偿,网友吐槽——

  还想要加班费?那就离“炒鱿鱼”不远了

 

  日前,由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承办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3年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称,有超过三分之一(38.42%)的雇员在被调查时点的上个月加过班,但近半数(45.44%)雇员加班无补偿。(12月16日 《京华时报》)

  共鸣 加班加到都快吐了

  道法春秋:越是基层加班越多,可是根本谈不上什么加班费。

  万泉51:夏衍写的“包身工”真的适合现在的一些工厂。

  魁梧2011:敢不敢让周末单休的“童鞋”举个手,怕是远超这个数字吧?

  Jacky曹成钢:这就是中国某些企业所谓的“优势”之一,一些“以人为本”喊得越凶的企业往往做得越差。

  阿凡:曾经在某运营商工作,有一个阶段,周末和正常下班后,加班几乎成为常态,自己都快吐了。

  批评 法律被老板当废纸

  微光倾城:是“最勤劳”还是“最没辙”?老百姓心里最清楚。

  保证你幸福:只是调查有什么用,有关部门能有解决办法吗?

  搜狐吉林网友:这不恰恰说明《劳动法》在很多中国老板心目中如同废纸一张吗?

  浪漫填鸭 :某些职能部门形同虚设,根本就不会按什么劳动法来处理,都是调解调解,调解不成就让你去告,可又有几个普通工人能告得赢的?

  调侃 回家种田还有补贴

  焦点联播V:清华教授不是说中国的假日等于“上二休一”吗?

  沧海一笑:还想要加班费?那就离被开除不远了。

  映宙的懒猫:领导说了,加班是能力低的表现,所以不给加班费。

  搜狐网友:还不如回家种田,至少这几年还有种田补贴。

  天际漫步:小编无偿地加班加点编发了这条新闻,啃了一口冷馒头,看见我们这么热情地回复,欣慰地笑了。

  无奈 咱们都是为了生计

  搜狐青海网友:加班叫“爱岗敬业”,不加班叫“工作不努力”。

  爱唯久:加班在领导的一句“这是工作需要”就敷衍过去了,还谈什么补偿。

  云雾绕2011:即使有补偿,有很多单位最多就是一顿几元钱的工作餐。

  搜狐北京网友:我们倒是有加班费,但不加班只能拿基本工资一个月1400元,不加班早饿死了,所以才“自愿”加班。

  搜狐河南网友:要干就别那么多事儿,要不干就走人,企业有恃无恐,除非你是个旷世奇才,单位离了你不行。没办法,谁让咱们是为了生计呢?

  思考 政府应为企业减负

  不懂得人:对于违法企业,一次就得罚得他肉疼,起到警示作用,特别对农民工要起到保护维权维护其合法权益!

  funsons:企业的日子不好过,雇员当然没有春天。只有政府真正为企业减负,经济真正景气了,企业和百姓才有出路。

  海阔天空:加班无报酬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在中国内地劳动力市场尚不规范,同一碗饭有多人抢食;2、劳动者怕失去工作,没有或不敢向用工方或监管部门提出申诉;3、用工单位有意无意违反《劳动法》》;4、劳动管理部门没有主动去就加班报酬问题进行监管。(专题整理 小正)

  点评

  加班近半无偿 要维权更要监管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然而,“加班近半无偿”的现实,让白纸黑字规定的劳动权益落了空,也让劳动保障的相关法律颇为尴尬。

  在劳动力市场,由于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谋生仍然是劳动者第一位的工作价值,这就导致了用工方的强势,弱势的劳动者往往只能以牺牲收入、劳动环境、带薪休假权利等换取工作机会,很少有人会在加班费上和用工方较劲。

  此外,无偿加班也缘于劳动执法的弱化。劳动执法队伍等投诉的多,主动出击的少。而且在现实中,地方政府的税收财政等大多依靠企业,由此对企业的态度和对员工的态度也往往不同,劳动执法面对劳动者投诉往往习惯于做和事佬,而不是依照法律真刀真枪地对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用工方进行处罚。由此更加助长了企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对劳动者而言,首先要努力争取自己的加班费等劳动权益。一方面,可以主动收集加班证据,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工会、行业协会等也应为劳动者维权撑腰。对劳动者反映的加班费等劳动权益受损问题,不妨组织集体协商谈判,帮劳动者指明维权路径、提供法律专业咨询甚至是维权律师等。

  更重要的是,劳动执法部门应承担起必要的执法责任,要做弱势劳动者的娘家人,而不是和事佬。劳动执法部门要更主动,通过排查、走访、询问,让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企业现形。只有加大对损害劳动者权益行为的惩处力度,才能改变“加班近半无偿”的现实,从而赢得劳动者的尊重。(许峦林)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