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停车熄火”绝非小题大做
不可否认,城市是一个生活共同体。每个人的行为,都形塑着这个共同体的风貌。24日下午,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就“停车3分钟以上要熄火”举行立法听证会。不管结果如何,这场听证会与其所争议的内容,从两个层面折射出我们在这个共同体中生活的重要理念。
数据是“王道”。对于停车不熄火,有媒体做了试验,发现不熄火停车3分钟时间,尾气排放累积的PM2.5会成倍增加。之前,北京交通大学完成的试验证明,熄火90秒和3分钟怠速对比,排放和油耗显著下降。媒体的广泛报道,无疑为停车时要熄火,提供了充分证据。也很好地说明,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每一个有车族都能出一份力。
实际上,不仅仅是停车熄火的问题。前段时间,有官员称做菜的油烟,也是造成PM2.5的原因。虽然公众不爱听,但也不能不承认,情况确实如此。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资料显示,北京的PM2.5来源中,餐饮油烟竟然占到了13%,甚至高于工业排放的8%。
禁止做菜用油显然不切实际更不合情理,但这个例子与停车不熄火一样,都指向一个结论:我们的参与,切实改变着世界,即便只是一份“油爆大葱”。套用一句流行甚广的话说,就是“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城市;你怎么样,城市便怎么样;你是什么,城市便是什么”。正如环保部长周生贤所说的,好的空气质量“等不来,喊不来,必须建立在全民行动的基础上”。
这还只是第一层。对“停车要不要熄火”这种看似很家常、很科学的问题进行听证,也是因为“停车熄火”与“空气质量”这些问题,都关乎公众切身的利益,决定着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看似小问题,却绝非“小题大做”。因为,正是在广泛的讨论中,才能够形成共识。即便有人持不同意见,但经过讨论,也能认识到事情的复杂性,从而对公共政策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其实,不管是在听证会现场,还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各种观点、意见,都能够呈现出来,本身就是形成共同观念的基本前提。比如这次听证会,9位陈述人,基本全赞成这一规定,主要讨论集中在“是否要强制”“分步骤、区域实施”等方面。可以说,通过这样的参与讨论,市民“主人翁”的意识,才能得到进一步激发。
城市是我们的,无论是参与听证会,还是参与空气质量的管理,也一样要“大家来”。(舒天烈)
- 停车不挡道2020-01-16
- 破解停车难题,畅通生命通道2020-01-10
- “随手拍”处罚,能否根治违停难题2019-10-31
- 家长要上好“停车第一课”2019-09-03
- 停车收费,三年不晚?2019-07-26
- 小区停车是技术,邻里相处是艺术2019-05-30
- “天价停车费”,有争议不是坏事2018-07-12
- 面对“女士停车位”不妨少点歧视焦虑2018-01-03
- 理解了停车难,才好治停车乱2017-04-13
- 挨批的辅警不懂的是什么“事”?2017-04-05